印度的勝利慶典只是“虛晃一招”,莫迪真不是一個省油的燈,如今喘過一口氣,他開始和中國算總賬了。
其實想想也是,畢竟巴基斯坦拿著中國武器把印度花了大價錢買來的陣風擊落,這損失不是一般的大,錢沒了、面子也沒了,不和中國算賬就怪了。
印度是如何“報復”中國的?印度真覺得中國好欺負?
恥辱!真是太恥辱了!
克什米爾實控線附近的摩擦,從五月初就起了火星子,印度那邊搞了個代號“朱砂行動”,聲稱是為了清剿所謂的“恐怖分子據點”,結果大家也都清楚,對著巴基斯坦的防區就是一頓炸,結果還讓巴基斯坦把陣風戰機給揍下來了。
可結果呢,莫迪根本就不承認自己打了敗仗,反而是在行動一結束,印莫迪就迫不及待地出來宣布,印度取得了輝煌勝利,還特意強調巴基斯坦是在他們強大的軍事壓力下才“被迫”求和的。
為了慶祝這“偉大勝利”,從5月13號到23號,印度全國上下張燈結彩,準備熱鬧了十來天,那陣仗,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真打了什么大勝仗呢。
但現實卻是在沖突那幾天,印度空軍至少有一架寶貝得不行的“陣風”戰斗機,被巴基斯坦空軍的殲-10CE戰斗機配合我們的霹靂-15導彈給打下來了。
巴基斯坦的“梟龍”戰斗機也沒閑著,端掉了印度花大價錢從俄羅斯買回來的S-400防空導彈系統,對印度軍隊來說,損失的可不光是幾件先進武器,更是實打實的臉面啊。
裝備好壞、戰損多少,直接關系到你在國際上說話硬不硬氣,印度原本想借著這次邊境摩擦,好好秀一把肌肉,鞏固一下自己在南亞地區的“老大”地位,結果呢?很可能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反倒露了怯。
而且更關鍵的一點是印巴之間摩擦了幾十年,前面的戰斗印度根本就沒吃過虧,說話一直也是硬氣的很,現在巴基斯坦有了點靠山就能按著頭打我,憑什么?莫迪心里肯定是有一股火在的,但是不能當場發飆,輿論一定要壓住。
印度政府這邊一邊大張旗鼓地慶祝所謂的“勝利”,一邊在國內開始了嚴厲的消息封鎖,傳聞有個頭鐵的印度網民就在社交媒體上就提了一句“陣風”戰斗機是不是掉下來了,結果人立馬就被請去“喝茶”了。
印度的社交媒體上關于“陣風”墜落、S-400被毀的討論,那是說不讓說、不讓看、更不讓議論,老百姓誰還敢在網上說句實話?為了讓全國人民都聽到同一種“勝利”的聲音,印度政府還直接下場,要求X平臺配合,把所有“不利于印度國家形象”的消息都給屏蔽掉,完全讓老百姓蒙在鼓里。
莫迪臉上掛不住咯
壓制國內不同聲音的同時,印度又熟練地把矛頭對準了中國,他們指責中國的媒體,新華社、環球時報都進了印度的“黑名單”,說咱們在沖突期間散布所謂的“假消息”,惡意“抹黑”印度。
這兩家中國媒體就成了“替罪羊”,在印度的施壓下,它們在X平臺上的官方賬號內容,印度用戶就看不到了。
可實際上新華社和環球時報的報道,大多是基于公開可獲得的信息進行的分析和評論,并沒有什么添油加醋,中國官方也壓根兒沒想直接摻和印巴之間那點陳年舊事。
要說錯,可能就錯在這些報道點出了一個讓印度的關鍵之處:這次沖突里巴基斯坦軍隊使用的中國戰機和導彈,把印度那些自認為是世界一流的“萬國牌”裝備給比下去了。
有軍事分析就指出,殲-10CE戰斗機配上霹靂-15空空導彈,在空戰中對上印度的“陣風”戰斗機,可能還真占著不小的優勢,巴基斯坦的“梟龍”戰機,憑借其機動靈活的特點,對印度部署在前沿的那些高端地面目標,也構成了實實在在的威脅。
這些戰果雖然不是我們親自下場打出來的,但“中國制造”勝過“印度裝備”,這個可能性本身就足以讓印度臉上火辣辣的,戰場上找不回場子,就拿中國媒體撒氣,多少是有點想把老百姓的注意力從軍事失利上引開的意思。
除了對中國媒體下手,印度也沒放過土耳其,不少外媒都報道過,在印巴關系緊張那會兒,土耳其向巴基斯坦提供了一批軍事物資支持,這在印度看來就是土耳其明擺著站隊巴基斯坦,跟自己過不去。
所以印度不僅把土耳其國家電視臺TRT在X平臺上的官方賬號給封了,據說還把印度一個邦從土耳其進口大理石的生意也叫停了,莫迪這是從輿論場到貿易領域全面開火,印度這回是真有點急眼了,四處尋找出氣筒。
至于X平臺,這次這么配合印度政府的要求,封殺外國媒體賬號,也挺讓人玩味的,社交媒體平臺,按理說應該是個相對開放、信息能夠自由流動的地方,一旦被某個國家的政府過度控制,就很容易淪為單方面宣傳的工具,甚至可能加劇國家間的矛盾和誤解。
不少國際網友也在X平臺上發出質疑:為什么對中國和土耳其的媒體賬號說封就封,而對印度國內那些散布不實消息、煽動民族主義情緒的賬號卻常常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這種明顯的雙重標準,在國際上也引起了不少議論。
西方媒體雖然對我們的媒體也經常有這樣那樣的看法,但對于這種由政府主導、平臺配合直接封殺賬號的行為,態度還是普遍比較謹慎的,這種做法不管針對誰,最終傷害的都是信息自由流動的原則本身。
紙終究包不住火
新華社和環球時報在印度被X平臺封禁這事兒,在國際新聞界也掀起了不小的波瀾。《紐約時報》、《衛報》、半島電視臺這些國際知名媒體都對此進行了報道,還對印度政府在言論自由方面的做法提出了嚴肅的疑問。
國際記者聯合會也公開發表聲明,呼吁印度政府尊重媒體的獨立性和跨國報道的權利,就連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公室也公開表態說,正在密切關注印度最近在網絡平臺上限制內容傳播的行為。
這樁樁件件都說明,印度這次的封禁操作,已經不僅僅是它自己的“家務事”了,國際社會的眼睛都盯著呢,即便是在印度國內,也并非鐵板一塊,雖然主流輿論被政府牢牢把控著,但還是有一些有良知的媒體人和學者公開放話嘲諷莫迪政府。
圍繞印巴沖突和信息封鎖的鬧劇,就像一面不大不小的鏡子,照出了各方的真實面目和盤算,它也讓國際社會再次認識到,在一個沖突的地區,信息自由、透明流通對于維護和平與穩定有多么重要。
就拿那個印度退役陸軍中將來說吧,他在電視節目里公開說,寧愿跟中國打仗,也不愿意跟巴基斯坦打,因為巴基斯坦使用中國武器更熟練,而且更有跟印度打仗的經驗。
這話一出,全世界都樂了,連帶著他那一套“印度必勝”的洗腦包,都顯得那么滑稽可笑,這說明什么?說明當一個國家,從上到下都沉浸在自己編織的虛假幻象里,聽不進任何不同意見的時候,那離犯更大的錯誤,恐怕也就不遠了。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