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企業來說,尊重求職者不是“高標準”,而是最基本的職業操守
最近,有網友發帖表示,自己在Boss直聘上看到深圳某財務管理公司在招聘文員,于是聯系了對方,結果對方直接回復“不行,太丑了”。此前,還有招聘人員稱求職者是“下等人”。這些事件看似偶然,卻暴露出有的企業對求職者缺乏基本尊重。
比如這家財務管理公司負責人回應此事時說,“下面人回的,不用管”,這種輕描淡寫的態度恰恰說明,問題不僅僅在某個具體的人身上。如果管理層對這類行為不重視、不制止,那么類似事件就可能再次發生。
招聘是企業對外展示的一扇窗口,是求職者了解公司的第一印象。連這個“門面”都如此無禮,其對員工的態度也就不難想見。更令人擔憂的是,這種不尊重求職者的現象,反映出就業市場存在的一種不良風氣——有的企業仍然抱著“給你工作是施舍”的陳舊觀念。
這種傲慢態度的背后,反映出幾個深層次問題:首先,違法成本太低。目前我國有多部法律禁止就業歧視,但實際處罰力度有限,企業違規的代價較低。其次,勞動力市場供需關系不平衡。有的企業覺得“求職者多的是”,不愁招不到人。最重要的是,一些企業的價值觀出現偏差,將求職者視為“有求于我”的一方,而非平等的合作伙伴。
招聘不是“施舍”,而是雙向選擇。企業需要明白,尊重求職者是最基本的職業道德。一個連基本禮貌都做不到的企業,很難想象會尊重在職員工的權益。在人才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企業的招聘形象直接影響人才吸引力。那些不尊重求職者的企業,最終會被優秀人才用腳投票拋棄。企業文化不是掛在墻上的標語,而是體現在每一個與求職者、員工互動的細節中。從招聘環節就開始踐踏他人尊嚴的企業,注定不會有忠實的員工一路相隨。
找工作本身就已經充滿壓力和挑戰,求職者不該再承受無端的羞辱和歧視。每一個求職者,無論相貌如何、學歷高低,都值得被平等對待、被尊重。
對企業來說,尊重求職者不是“高標準”,而是最基本的職業操守。在越來越重視企業文化、工作體驗的今天,那些仍然抱著陳舊觀念的企業,終將被市場淘汰。
紅星新聞評論員 李秀明
編輯 尹曙光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hxpl2020@qq.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