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健——梁江學者書畫50年廣州展”延期20天后,已在5月11日完美收官。
作為一項個人美展,近兩月展期受到如此廣泛關注,引發熱議,成為全國藝壇熱點,在近年美術展覽尤其個人項目中難得一見。著名文化學者趙景宇近日撰文說,“這已經成為中國美術界的一種現象——‘梁江現象’”。
何以成為“梁江現象”?
《天行健》紙本行草受訪者供圖
作品水準出人意料,氣格高遠精彩紛呈
“氣格高遠”是湖南美術界評語。“震撼”“刷新認知”是觀眾留言。中國藝術研究院原常務副院長呂品田在《中國文化報》刊出《精彩的藝術“三板斧”》一文,說梁江一大批出色的書畫作品,“讓書畫界驀然見識其藝術功業的另一煌煌側面。這種以學養藝、以藝證學的獨特路徑,讓他的藝術創作帶著思想的光華,也讓他的學術研究葆有審美的溫煦。”有評論說,這是學者型書畫家“知行合一”的典范,品位高雅,格調清正,體現出良好修養和宏寬學識,張揚了勃勃生機活力,這樣的藝術才能體現當今公眾的期待。
真氣彌滿的書法,讓人“大為震撼”
梁江嘗寫《書法藝術的六個問題》長篇論文,在書法結體、筆法、墨法、章法等諸方面有精辟論述。而其長期錘煉而得的書法,能取精用宏,碑帖兼蓄,結體開張,雄強勁健,氣韻恣意汪洋,格調疏朗暢達。其最為擅長的行草書中,體勢大開大合,硬朗雄強的線條以及富于變化的章法,更充分印證了他在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書法之路。恪守傳統正脈而能恣意張揚個性特征,這是一股沁人心脾的清流,尤顯可貴。
《秋之暢想》
一個人見證和參與改革開放時代的美術進程
廣東美協主席林藍在開幕式上說:“梁江是從廣東走向全國的杰出美術理論家、學者和書畫家,其藝術生涯與改革開放時代緊密相連,是廣東美術界的驕傲,也是中國美術發展的生動縮影。”作為學者也是實干家,梁江以學術報效國家和社會,他在北京多個重要崗位積極策劃和組織全國性學術活動,為廣東美術在全國舞臺上爭取了更多機會。回歸廣東十余年,推動了學術研究和重大展覽項目,還力推口述史項目,為廣東美術積累了珍貴資料。王紹強館長說,“梁江是廣東美術館這座藝術殿堂成長的重要見證者與推動者,持續為美術館發展注入專業智慧。”
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范迪安在《中國藝術報》刊文說:“梁江先生是改革開放時代邁入藝壇並成名成家的一代美術史論家代表。他具有堅定的文化信念和高遠的學術抱負,在藝術治學上視野寬廣,學養深厚,思鋒敏銳。他始終活躍在中國文化藝術界前沿,曾參與多項國家重要科研項目,策劃和主持眾多大型美術展覽與學術研討活動,發表的學術專著及論文達數百萬字。他的藝術行履和中國美術的當代進程同頻共振,在藝術史研究和美術理論建構上著述豐厚,成果斐然,為當代中國美術史論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在山泉水清》受訪者供圖
眾聲:學養與書畫融匯一體相得益彰
中國文聯副主席潘魯生表示:“梁江在50年學術積累和藝術實踐中,構建了一座貫通古今、融匯中西的美學橋梁。身兼美術史論家、教育家與藝術家三重身份,藝術創作以學術為根基,以筆墨來問道,藝術實踐與學術研究互為表里,作品不僅富于文人趣味,更帶有現代思想的思辨深度。”
中國藝術研究院原常務副院長呂品田說梁江《精彩的藝術“三板斧”》,“堅持學者的在使命擔當,潛心問道,筆耕不輟;他學貫中西,視野宏闊,論思精辟,為當代中國的美術理論建設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中國美術出版總社原社長兼總編輯程大利說:“梁江是新時期以來有重要影響的美術史論家。他的《中國美術鑒藏史稿》有重大學術價值,一批學術著述在學界產生重要影響。他的書畫作品功底深厚、風格鮮明,有學者風范。梁江潛心為學、低調處世,對美術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吹綠東風又一年》受訪者供圖
文化學者趙景宇感嘆:“從梁江先生的身上,我們已然無比清晰地看到一位文化學者的文履心跡,已然無比深刻地感知到一位文化學者的博采貫通,他的藝術,作為學者的個案,呈現得是如此地闊大與豐碩。”
茅盾文學獎得主、畫家、評論家劉斯奮曾評梁江:“汲北學深厚,揚南學英華。”廣州嶺南文化研究會會長、廣東財經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教授江冰評價,梁江“參與數十年美術運動,兼收并蓄,融會交流,終成學者型書畫大家。”
文/李夢醒,來源:南方雜志黨建頻道)
藝術家簡介
梁江,現為中國美術館研究員、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廣州美術學院和澳門城市大學博士生導師。
曾任中國美術館副館長、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所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副主任、廣州美術學院中國近現代美術研究所所長。
2016年巴西奧林匹克美術大會評委和論壇召集人、2012年倫敦奧林匹克美術大會主任策劃委員等。文旅部、教育部項目評審專家庫專家、中央文史館書畫院研究員、國家近現代美術研究中心專家等。
早年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油畫專業,后考入中國藝術研究院獲碩士、博士學位。曾任《廣州文藝》月刊主編、《美術》月刊編輯部主任、《東方》月刊副總編輯、中國藝術博覽會藝術主持等。
碩士、博士學業期間,作為主要執筆者之一參與《中國美術史》《中華藝術通史》《黃賓虹全集》等多項國家重點科研項目的撰寫。
已出版《中國美術鑒藏史稿》《廣東畫壇聞見錄》《美術概論新編》《美術學探索》《西樵小札》等多種個人專著,發表學術論文400余萬字。
50年來,書法、繪畫和學術研究相輔而行。作品曾在中國美術館、炎黃藝術館、中國國家博物館及國外參展。近年來已舉辦十余次個人書畫作品展覽,印行《梁江書畫選集》等多種畫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