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ype="normal"SectionTitle="01" Type="normal"@@
最近播出的芒果綜藝節目《是女兒是媽媽2》中,黃圣依和媽媽鄧傳理一起參加。
母女倆的相處方式,引起了網友的熱議。
鄧媽媽曾是《新民晚報》的高級編輯。
黃圣依離婚后搬回娘家,想請保姆分擔家務,媽媽用中英雙語進行反駁。
她引用《三國志》里的“大勞則有大益”,說做家務能鍛煉身體,還指責黃圣依“非要搬回來住,打亂我生活節奏。”
黃圣依想扔過期食品,媽媽說“沒壞就能吃”;
黃圣依擔心媽媽澆花被門夾手,媽媽說“那是意外”。
為了說服女兒,她不僅搬出《勞動法》,還引用米勒油畫《拾穗者》,批評女兒無知。
鄧媽媽激烈反駁女兒的樣子,被網友稱為“楊子附體”。
楊子也曾在公開節目中不止一次嘲諷黃圣依沒文化。
兩人如出一轍。
這種親子溝通的窒息感,讓許多網友找到了共鳴。
中國千千萬萬個家庭中存在的現實問題,在節目中被放大后,人們突然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甚至找到了自己不幸的根源。
原來,黃圣依的傷不是楊子給的,她只不過找了一個母親的翻版而已。
這樣的母女關系比夫妻關系更令人窒息,也更難以割舍。
婚可以離,母女關系能斷絕嗎?
02
黃圣依出身于高知家庭。
父親黃自強畢業于清華大學,90年代初留學美國,后來成為大學教授。
母親鄧傳理更是家族顯赫。
她的姑媽鄧季惺是《新民晚報》的創始人之一,擔任過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長,歷任全國政協三屆委員。
鄧季惺的兒子是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即黃圣依的表舅。
所以,鄧傳理希望黃圣依成為經濟學家,實現家族傳幫帶。
她安排黃圣依讀重點中學,學習舞蹈、鋼琴等興趣班,希望她就讀工商或者金融方面的管理專業。
藝術興趣只是作為主業加持,因為她自己也擅長鋼琴、繪畫、書法等。
可是黃圣依卻執拗地報考北電,母親又希望她報播音主持專業,她卻選擇了表演專業。
因此不可避免地發生了家庭沖突。
鄧傳理希望女兒走父母為她鋪設好的路,從事安穩而體面的工作,可是黃圣依卻執意要走自己的路。
去年,黃圣依就讀中歐商學院,說是圓媽媽的夢,算是一種妥協吧。
03
采訪中,談起黃圣依的教育,鄧傳理說:“興趣是可以培養的,不接受也得接受。”
但是在跟陳夢母女談教育時,她說:“有研究顯示,受鼓勵多的孩子,成功的概率更大。”
黃圣依馬上反問:“那你為啥總不鼓勵我?”
這一反問,也道出了黃圣依心中一直暗涌的傷痛。
一直不被媽媽鼓勵的黃圣依,其實缺乏自我認同感。
盡管她家世、顏值、才華、情商、智商都在線,盡管她大學期間就被周星馳選中,早早成為一線明星。
但她內心深處,缺乏自信。
所以,面對楊子在婚姻中的PUA,她無力反抗;面對媽媽的指責,她也無力反抗。
但是她還是在努力掙扎,自己解決不了這些家庭問題,那就依靠外部力量來解決。
就像網友說的:“黃圣依想解決誰就帶誰上綜藝。”
她和楊子上《再見愛人4》,解決了婚姻問題;
她帶媽媽上《是女兒是媽媽2》,直面母女關系。
她渴望得到親人的認可,而不是一味地否定;她渴望得到精神的獨立,而不是一味地順從。
04
阿德勒說:“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不懂愛的父母,給孩子帶來的心理創傷,可能會持續一生,甚至代代傳遞。
在《被忽視的孩子》一書中指出,情感忽視大多事與愿違,而且會代代傳遞。
我們常常盡心盡力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卻忽視了孩子的情緒情感。
我們總以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總是忙著對孩子指手畫腳,卻忘了孩子也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他也有自己的選擇。
就像詩人紀伯倫所說:“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于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有自己的夢想,有自己的靈魂,而不是你的復印件,更不是你控制的對象。
我們常常以愛之名,傷孩子于無形。
人生有兩大悲劇:一個是得不到想要的東西,另一個是得到了不想要的東西。
而許多孩子不幸活在兩大悲劇里,自己想要的,父母拼命反對;自己不想要的,父母偏偏硬給。
長期被打壓、否定的孩子,常常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在心底藏著一個受傷的內在小孩。
我們無法選擇父母,但是可以改寫人生。
主要從兩個方面努力:
1.增強邊界意識。
作家邦達列夫說過:“人類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于缺乏邊界感。”
邊界感淡薄,是許多情感傷人的主要原因,尤其是親人之間,無論是親子關系,還是夫妻關系。
親子之間要共同守好邊界,讓你的事歸你,我的事歸我,不要隨意跨越邊界。
2.養育自己的內在小孩。
童年受的傷害已成既定事實,一直沉湎于過去的傷痛中無濟于事。
我們可以努力治愈受傷的內在小孩,把自己重新養一遍,來強化幸福的內在小孩。
學會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敢于表達不滿的情緒,更要學會關愛自己。
即使全世界都不愛你,但是至少我們自己可以愛自己。
最后,引用小說《偷影子的人》中的一句話送給大家:
“你不能干涉別人的生活,就算是為了對方好,這是他的人生。”
與君共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