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上海市軌道交通客流分析報告出爐。
2025年一季度全網軌道交通日均客流960萬人次,同比下降0.6%,客運強度1.10萬人次/公里·日。其中,工作日日均客流1117萬人次,同比上升0.3%。休息日日均客流661萬人次,同比下降0.7%。
一季度各線路客流以同比下降為主,2號線、1號線和9號線日均客流依然位列前三;17號線(西岑延伸客流貢獻)、15號線、浦江線等線路客流同比上升。市域線機場聯絡線(以下簡稱:機場聯絡線)日均客流3.5萬人次。
全網進出站客流排行前五的站點分別為人民廣場、虹橋火車站、上海火車站、南京東路、靜安寺。虹橋2號航站樓站因機場聯絡線開通,客流同比上升42.4%至日均8.1萬人次,排名上升17位至全網第14位,分流后的軌交虹橋火車站進出站客流同比下降近2萬人次,降幅8.5%。
2025年工作日早高峰客流同比2024年,居住相對密集區域進站客流最大的五個站點仍是泗涇、九亭、佘山、莘莊(逆勢上升2.6%)、曹路,7:00-9:00累計進站客流都在1.5萬人次以上;另外,淀山湖大道(距西岑站較近)、虹橋2號航站樓、景西路、漕盈路、鶴濤路等進站客流增量排名居前;樞紐類站點上海松江站進站客流同比上漲約1000人次。
早高峰崗位相對密集區域出站客流方面,陸家嘴、靜安寺、南京西路、人民廣場、漕河涇開發區等站工作日早高峰出站客流排行前五。西岑(青浦華為)、龍耀路(徐匯濱江)、虹橋2號航站樓(機場聯絡線)、上海南站(鐵路調圖)、真如、康恒路(2024年9月開通)等站客流增量排名居前。
2025年春節假期共8天,覆蓋除夕至初七,軌道交通全網日均客流443萬人次,同比下降9.6%。2024年春節除夕(2024/2/9)是節前最后一個工作日,不包含在春節8天假期(2024/2/10初一至2/17初八)之內。相比之下,2025年春節8天假期(2025/1/28除夕至2/4初七),除夕拉低了均值;另外,今年節中的初三、初四客流也偏低,故總體上較去年假期下降1成。
春節假期傳統景區、商圈軌交客流同比以下降為主,新晉熱門網紅街區站點客流大幅上漲。南京東路、陸家嘴、豫園等傳統景區軌交站點客流隨全網走勢同比下降為主,上海科技館盡管還未重新開放,但軌交客流同比上漲13%。而一些近期熱門的潮流街區則深受市民游客的喜愛,其中境外游客打卡熱門地,武康路周邊的交通大學站客流同比上漲14%。同比客流大漲的站點還有雙子山周邊的后灘站及世博大道站、徐匯濱江步道周邊的龍耀路站、長寧宜家薈聚周邊的淞虹路站。
越來越多的市民在春節期間選擇前往龍華迎新祈福,初一軌交龍華站客流同比大漲近4成。位列當日全網客流榜第5位,較第6位靜安寺站還要高出28.3%。從分時客流走勢看,從早上6:00起有大量出站到達客流,同比顯著高于去年同期,10:00-11:00出站客流達到全日峰值1.26萬人次。龍華站周邊中午迎來大客流散場,12:00起該站進站客流超過出站客流,小時進站9556人次。
2025年春運期間各樞紐相關軌交站點客流變化顯著,虹橋、浦東機場站同比上升約3成,軌交上海松江站則為去年3倍。因鐵路調圖及機場聯絡線開通影響,軌交虹橋火車站客流小幅下降;而虹橋2號航站樓、浦東機場、上海南站軌交客流同比大幅上升。松江站開通后,春運期間軌交客流升至去年的3倍,但目前整體體量還相對較小,最大單日客流3.38萬人次(2/4初七)。
上海軌道交通在春運期間通過多線協同延時運營,重點日期單線最大加開頻次達15班次/夜,有效提升夜間鐵路客流疏運能力,軌交網絡對重點樞紐夜間客流分擔率達到18%-34%,形成多層次保障體系。
F1中國大獎賽于今年3月21日至23日在上海國際賽車場舉行,期間軌交上海賽車場日均進出站客流達9.08萬人次,較去年客流上漲9.7%。由于今年F1賽事大幅提前至3月下旬,與清明前提前掃墓客流有小幅疊加,軌交客流的上升也包含這部分客流。
通過正賽日當天賽車場站的進出站客流的對比,上午7:00-10:00時段進場客流均高于去年同期,或許因與一部分掃墓到達客流疊加所致。出站觀賽高峰時段在11:00-13:00,較去年正賽日上升9.5%;而散場進站高峰時段,17:00-18:00軌交進站達14284人次,與去年同期持平。軌交運營方采取控制進站速度、提高11號線運力等保障措施,確保運營平穩。
隨著氣溫的回升,3月各周末市民軌交出行強度與天氣情況有一定關聯,春游踏青客流帶動公園周邊軌交站點客流大幅上升。通過將3月各周末全網軌交客流與本市氣溫進行關聯,從下圖可以看到,3月的第一周(3/1 3/2)和第四周(3/22 3/23),這兩周的最高溫度都接近28℃,市民戶外活動的意愿大幅上升,全網平均客流要高于其余3個周末。特別是第四周周六全網客流達到929萬人次,位列休息日歷史客流紀錄的第12位。另外3月8日(周六),最高溫度雖只有14℃但天氣晴好,再疊加節日效應,全天客流也達到了878萬人次。而隨著上海由春入夏,極端高溫和陰雨天氣都將作為負面因素影響休息日市民的軌交出行意愿。
梳理全網站點,通過將高溫晴好周末(3/1 3/2 3/22 3/23)日均客流與3月其余6個一般氣溫周末客流進行對比,漲幅最高的站點大部分是與公園相關站點,包括世紀公園周邊的花木路(+108%)、迎春路(+77%)、世紀公園(+72%),雙子山周邊的世博大道(+62%)、后灘(+40%),大寧公園周邊的上海馬戲城(+33%),還有上海動物園、顧村公園、東方綠舟等站點。
機場聯絡線,線路客流歷經春節長假的先降后增,近期客流相對穩定,3月日均客流3.6萬人次。機場聯絡線的進站乘客比例87%(其余13%為換乘進入),春節假期最后一天(2月4日)客流4.70萬人次,達到一季度客流峰值。該紀錄在清明假期前最后一工作日(4月3日)被再次刷新,為5.02萬人次。
受周期性樞紐聯絡需求影響,周一、周五及周日客流相對較高,疊加通勤客流高峰特征顯著。早間時段(8:00-9:00)的客流峰值出現在周一,而晚間時段(17:00-20:00)的客流高峰在周五,且周五晚高峰小時客流達到一周內峰值,反映出通勤疊加樞紐出行需求的集中顯現;午間時段(13:00-16:00)的高峰則出現在周日,可能與市民周末城際出游活動相關。
進出站客流主要集中在虹橋與浦東機場兩端,中間站點流量低。虹橋2號航站樓、浦東1號2號航站樓是機場聯絡線兩大主要站點,進站客流占比超7成。運營后的前3個月,虹橋2號航站樓日均進出站客流2.65萬人次,占全線43.5%,浦東1號2號航站樓日均進出站客流1.69萬人次,占全線27.7%。其余站點由于周邊目前大都處于待開發狀態,且銜接的軌交線路基本在建設及規劃中,預計開發完成前較長時間客流都會處于較低區間。
中春路站內換乘9號線非常便捷且關鍵,將松閔區域與虹橋樞紐、浦東南部有效串聯,對9號線總體起到分流作用。首先由于中春路的換乘便利而誘增了一部分客流,如9號線中春路往松江方向斷面、佘山往九亭方向斷面流量較之前小幅上升。而中春路至七寶斷面(8:00-9:00)流量下降約500人次,降幅1.01%。
(原標題為《乘坐地鐵迎接春天!2025年一季度上海市軌道交通客流分析報告出爐!》)
來源:“上海交通指揮中心”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