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郵電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的走廊里,S2-313宿舍的門總是最晚合上。四個男生圍坐在書桌前,有時是激烈的代碼攻防討論,有時是對著數學公式的冥思苦想,更多時候是分享剛從實驗室帶回的科研資料。
這個平均績90.24、全員連續三年獲得校級獎學金的“學霸宿舍”,在今年集體收到保研offer。
他們的故事如同一段佳話,響徹北郵的校園,激起的不僅是大家對“別人家宿舍”的贊嘆,更讓人們好奇:在北郵,保研究竟是怎樣一種生長軌跡?
這四位少年的書桌右上角,都貼著一張手寫的“保研攻略”,泛黃的紙頁上標注著北郵保研政策的核心要點:專業成績占比100分,實踐加分上限4分,涵蓋競賽、科研、論文。這種“筑牢地基、鼓勵拔尖”的評價體系,恰是北郵保研生態的縮影。
黃晨駿作為宿舍長,憑借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二等獎和參與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網絡攻防項目,將實踐分穩穩加到4分;田佳琦在信息安全競賽中斬獲二等獎,為自己的保研總分添上關鍵2分,這些都印證了北郵“以賽促學”的培養理念,而這些閃耀的榮譽,正是保研材料中最亮眼的注腳。
北郵依托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多個省部級科研平臺,構建了從基礎研究到應用轉化的完整鏈條,讓學生從入學起就能接觸 5G、6G、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
借助這些大平臺,S2-313的宿舍成員都積極投身科研領域,在本科期間全員進入實驗室參與科研工作,發掘自己的潛力,明確研究發展方向,得益于這樣的努力,他們的簡歷在頂尖院校招生官眼中格外亮眼。
2025年,北郵的保研率突破30.13%,更值得注意的是,在1177個推免名額中,工科專業占比超過七成: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18人、軟件工程59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136人、網絡工程23人、物聯網工程26人,這些數字背后是國家戰略與學科優勢的同頻共振。
如今,S2-313的書桌上,除了堆滿的專業書籍,還多了四本保研紀念冊,扉頁上寫著各自的心得:“北郵給的不是終點,而是加速成長的跑道。”
未來,會有越來越多像他們這樣的宿舍頻繁涌現,北郵的保研故事早已超越“學霸傳說”的范疇。這里有清晰可循的政策指引,有觸手可及的科研資源,有并肩前行的學術伙伴,更有將個人理想融入學科發展的時代機遇。
對于2025年的考生來說,如果想進入一所保研率高的學校,在信息科技領域的深度培養和未來發展的無限可能。小編認為北京郵電大學是一個好去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