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建立新中國立下赫赫之功的1600多位開國將帥,現在還有在世的嗎?答案是有且只有一位:今年將滿102周歲的開國少將王扶之。
1923年9月,王扶之出生在山西子洲,12歲加入紅軍隊伍。當時紅軍原則上不收他這樣的娃娃兵,但王扶之發育較快,才十二歲就已經有一米六多。他參軍心切,竟說自己17歲了。征兵同志見王扶之身體和精神面貌都很好,沒看出其中玄機,便把他收進了陜北紅26軍。
不久后,王扶之創造了一項特殊的“紀錄”:他是1936年光榮入黨的,真實年齡只有13歲!如此年輕的黨員,在部隊里極其罕見。當然大部分同志,此時并不知道王扶之的年齡這么小,以為他成年了。
陜北紅軍與完成長征的紅25軍合并后,組建起紅十五軍團,王扶之成為開國大將徐海東的部下。只不過當時王扶之太小了,還沒有什么職務,擔任部隊里的測繪員。
這項工作對王扶之而言,卻有著很重大的意義。在長期的測繪工作中,王扶之的軍事地理知識越發精進,成了部隊里的專業技術人才,屬于“香餑餑”。抗戰期間他的這項技能被黃克誠賞識,提拔王扶之擔任新四軍第3師司令部通信股長。
王扶之跟隨第3師轉戰蘇皖各地,憑借專業能力做了不少貢獻,軍事水平也越來越高。1945年黃克誠上表延安,提出應盡快經略東北,得到批復后王扶之隨這支部隊北上。新四軍第3師,后來成為四野的重要基干部隊,著名的王牌軍39軍便是由他們演變而來。王扶之經過不斷磨煉,升任野戰軍主力團長,在解放戰爭過程中三次被記功,成為重點培養的青年指揮員。
接下來的抗美援朝戰爭,王扶之在志愿軍部隊內連續晉升,從團長一路升到了39軍115師師長。他在朝鮮指揮沉著,率部大量殲滅聯合國軍,連彭老總都點名表揚過他。
在這個過程中,王扶之也經歷過“生死輪回”:1952年該師師部曾被美軍炸彈命中,猛烈爆炸后,王扶之等干部被埋在廢墟里一天時間,難以有效救援。軍長吳信泉悲不自止,含淚簽字確認了王扶之犧牲的報告。
然而彭總卻不同意,指出必須找到遺體,才能確認死亡!結果經長達38小時的挖掘,王扶之被活著挖了出來!真是死里逃生的戰場奇跡,在場之人無不喜極而泣。
由于王扶之在多場戰爭中的優秀表現,1955年全軍集中授銜時,王扶之被評為大校,并在1964年按照軍官晉升條例,獲得了少將軍銜。他也是最后一批開國少將,就在王扶之晉升后不久,新中國的第一次軍銜制度宣布取消。
建國后王扶之的發展也很快,由于他具備年齡優勢,越往后履歷越顯赫:軍隊職務最高時擔任過烏魯木齊軍區副司令員,當時烏魯木齊軍區屬于大軍區級別;而在政府職務方面,王扶之曾任山西省委書記。1988年,將軍還被頒發了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時光如梭,如今王老將軍已經成了唯一在世的開國將軍,今年102歲精神矍鑠。祝愿王扶之將軍健康長壽!
本欄目由軍事歷史作家運營,專注于軍情、軍史、戰史、國際關系研究,以專業視角為您還原全貌,帶來精彩細節。作品覆蓋圖文、視頻、音頻領域,歡迎關注以獲得更多精彩文史內容,也歡迎您點贊、評論支持,作者期待您寶貴的意見建議。本文全網同步,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