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喲,這豬肚怎么洗了三四遍還黏糊糊的!"我蹲在廚房地上,手指縫里沾著滑溜溜的黏液,水槽里泡著的豬肚泛著可疑的油光。婆婆探頭一看就樂了:"丫頭,你這跟搓抹布似的能洗干凈才怪!"說著從櫥柜掏出一袋金燦燦的玉米面,"今兒教你個祖傳妙招,保準洗得比豆腐還清爽!"
一、玉米面洗豬肚
我們家人對豬肚湯的癡迷,簡直到了逢年過節必燉鍋的程度。但以前我總被洗豬肚勸退——加鹽搓到手抽筋,面粉糊得滿盆漿糊,最后燉出來的湯總帶著股若有若無的腥氣。直到婆婆亮出她的"玉米面洗肚大法",我才知道原來洗豬肚可以像玩泥巴一樣有趣!
【玉米面洗肚三絕招】
1、把豬肚攤在案板上,找到邊緣黃膜輕輕撕開個口子,手指貼著內壁"嘩啦"一翻,露出布滿黏液的內層。這層帶著小疙瘩的黏膜,就是腥味的藏身之處!
2、抓兩大把細玉米面(千萬別用粗顆粒的),像給豬肚穿金甲似的里外裹滿。神奇的事情發生了——玉米面瞬間吸走黏液,搓著搓著,原本滑手的表面變得像砂紙一樣澀澀的。秘訣在于干搓不加水,玉米面里的細小顆粒能把臟東西"刮"下來!
3、用40℃左右的溫水(手感比體溫稍熱)沖淋,手指順著褶皺溝壑輕輕摳洗。看著玉米面混著黏液像泥石流一樣沖走,連最難洗的肚尖褶皺都露出粉白的真面目。最后拎起豬肚聞一聞,只剩淡淡的玉米香!
二、蓮香豬肚湯
【食材準備】
- 玉米面洗好的豬肚1個
- 干蓮子50g(提前2小時溫水泡發)
- 胡蘿卜1根切滾刀塊
- 紅棗8顆(用吸管捅出棗核更入味)
- 老姜5片、米酒2勺
- 枸杞1小把(最后10分鐘放)
【燉湯四重奏】
1、豬肚冷水下鍋,加3片姜、1勺米酒,大火煮開轉小火咕嘟5分鐘。撈出來立刻泡冰水!熱豬肚遇到冷水"唰"地收縮,瞬間變得Q彈緊實,用筷子戳會有"啵"的回彈感。
2、晾涼的豬肚平鋪案板,先順著紋路切大塊,再改刀成小拇指粗的條。記住要逆著肌肉紋理下刀,這樣燉煮時才不會縮成硬疙瘩!
3、砂鍋底墊兩片老姜,依次鋪入豬肚條、泡發的蓮子、胡蘿卜塊、紅棗。重點來了——一定要加熱水!水量沒過食材兩指高,加1勺米酒后大火催沸。等湯色開始泛白,立刻轉最小火,鍋蓋斜著留條縫。
3、前半小時用中火讓湯汁翻滾出奶白色,后1個半小時用小火咕嘟出膠質。最后10分鐘撒入枸杞,這時候再放鹽調味(放早了豬肚會發硬)。關火后別急著揭蓋,燜15分鐘讓所有食材"睡個回籠覺"。
掀開鍋蓋那刻,乳白的湯汁裹著紅棗的甜香直往鼻子里鉆。豬肚條顫巍巍地浮在湯面,咬下去"咯吱"一聲脆響,接著是蓮子沙沙的口感,混著胡蘿卜的清甜,從喉嚨暖到胃里。自從學會玉米面洗豬肚,我家的湯鍋再沒閑置過。玉米面不光能洗豬肚,洗肥腸、魷魚都特好使——天然食材不傷手,洗得干凈還省錢!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本文由“秀廚娘”原創,文章和圖片均有版權,未經允許,請勿抄襲、刪改、盜用,侵權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