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稀土好像開放了,但是又沒完全開放,美企抱怨還是買不到稀土。特朗普放風稱計劃親自訪華,要當面談談稀土危機?
近期圍繞中國稀土出口一事,外界傳得風言風語,說什么的都有。有說中美在日內瓦會談的時候,對美國開放稀土出口,才換取了美國對中國降低關稅;但是大部分人都堅持不同的觀點,那就是中國對美稀土出口仍舊沒有放松,反而加強了出口走私監管。
港媒《南華早報》采訪一家美國音響設備制造商,后者吐槽說,雖然他們的工廠在歐洲和拉丁美洲,但是仍舊受到了中國永磁稀土的出口限制。
該企業負責人還表示,中方對他們表示出口審批,最快要45個工作日才能完成,而且審批的結果不一定是通過,也有可能是駁回申請。此外中方要求提供“產品不含管控元素”的擔保書,其海外組裝線正面臨庫存枯竭。
從這起事件不難看出,現在不僅稀有管控稀土禁止大量出口,連那些不是戰略能源的稀土元素,其出口也受到嚴格限制。為什么這么做?我們參考之前美西方指責中國,向俄羅斯提供軍民兩用電路板一樣,美西方認為這些東西是中國故意出口給俄羅斯的,能幫助俄羅斯用于無人機和單兵武器的組裝。
那么現在我們的做法也是一樣的,只要是稀土能源,只要是能被用于可能危害我國家安全的,一律要嚴格審查,避免成了資敵的物資。
所以目前的情況其實是很明朗的,中方并未對稀土出口進行實質性的松綁,“稀土牌”仍舊在我們手上。面對此情此景,美國總統特朗普似乎有意通過訪華,進一步緩和中國對美國的信任危機。
《彭博社》在5月17日報道說,特朗普總統表示他愿意“飛到中國”,與中方就外交政策、經濟問題進行會談。此前特朗普多次表示,可能與中方通話,但是后來都沒能實現。
有關特朗普總統訪華的說法,早在他上臺之前就曾說過。在競選的時候,特朗普承諾說如果他上臺,將實現100天內訪問中國。但是100天執政過去了,特朗普并沒有來到中國,反而把中美關系搞得更僵。
從貿易戰的角度來說,特朗普政府的想法可能是,孤擲一注把中國關稅拉滿,在100天內逼迫中方低頭,簽署不平等的貿易協議。現在特朗普政府承認了,他們辦不到這一點,就像特朗普承認他沒能力,讓俄烏在48小時內停火一樣。
那么特朗普總統可能訪華嗎?我們的分析是,在他4年執政期里,可能來中國一趟,但是短期內或者今年內,訪華的可能性不大。
別看中美日內瓦會談取得了進展,但是最近美國又對華為人工智能芯片發動了長臂管轄,這讓我們意識到,美國不會立即同意與中國徹底和解,在這之前中美還要經過漫長的博弈。
只有美國手中的牌全部打完了,美國的家底被特朗普敗光了,中美才能真正“握手言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