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廣網援引《紐約時報》近日報道,特朗普向中國發動的關稅戰可能會限制美國獲取一些關鍵礦物,其中包括在海底結核中也有微量存在的稀土元素。據此前分析稱,現在中國掌控著關鍵礦產的制造和加工。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產國和出口國。特朗普4月2日在白宮宣布對貿易伙伴征收所謂的“對等關稅”之后兩天,中國宣布對釤、釓、鋱、鏑、镥、鈧、釔等七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措施。據彭博社報道,“美國國內目前對這七種中重類稀土進行精煉的能力為零,完全依賴進口。”
稀土(資料圖)
近日,中美雙方在瑞士日內瓦就關稅問題正式展開了會談。就在會談前兩天美國火速同英國達成協議,以以保持10%的基礎關稅,換取英國消除市場壁壘。從時間上來看美國似乎是想在談判前借此事來向中國施壓,以營造自己的優勢地位,降低中國在談判中的話語權。而事實也確實如此,談判剛一開始美方就率先提出了可以將對華關稅降至80%,但中國必須要對美國完全開放市場,并且還要解除稀土管制加強對芬太尼的管控,試圖“一魚三吃”。
然而分析卻認為,特朗普對中國的提議是“不切實際”的,且是在漫天要價。首先“開放市場”意味著失去對本國產業的保護,任何美國傾銷產品都會破壞中國本土產業的利益,這種開放對于中方來說壞處很大;其次是一些國家的確建立了零關稅門檻貿易,不過這種協議都是互相而言的,不存在中國對美國豁免了關稅,美國還對中國征收很高的關稅門檻,這幾乎是天方夜譚,更像是舊時代殖民者對“殖民地”的要求。
稀土(資料圖)
消息人士表示,美國在外交談判中極少主動示弱,這次要求中國“全面對美國開放稀土”,也是擺明了中方的管制對美國的影響很大,這甚至是美國最終走上談判桌的最關鍵原因之一。之前美國媒體就曝光,美企和軍工儲備的稀土最多僅能維持60天的用量,一旦到期還沒解決,美國很多軍工訂單、包括F-35和“下一代戰機”等多種先進武器裝備將無法生產。但在12日中美最終簽署的聲明中,外媒關注到中方并未就稀土問題達成“解禁”的共識,反而中方還做了另一件事。
就在5月12日中美達成共識降稅后,有外媒發現聯合聲明中似乎并未涉及到“稀土管制解除”等問題。而中國商務部當天還公開表態,加強戰略資源出口管制是關乎國家安全的大事,中方發現一些境外實體和境內違法分子勾結走私稀土,為了遏制這種局面,中國多個部門聯合成立專項行動,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國家戰略資產流失。單就聲明來看,這是對特朗普“關稅換稀土”舉措的回擊,也預示著中方會持續加強稀土相關兩用物項的管制措施,切實維護國家安全利益。
特朗普(資料圖)
美方最想要的中方卻選擇給了別人。據路透社稱,德國大眾汽車表示向他們“供應稀土磁體的中國供應商,已經獲得了中方的出口許可”。另外,還有“知情人士”稱“4家中國稀土制造商”獲得了許可,業務“涵蓋歐洲及越南”,但“沒有美國”。美方也曾想過自建稀土供應鏈,擺脫對中國的依賴,然而動輒十幾年的“進度條”令許多美企望而卻步。所以特朗普唯一的選擇,就是與中國和解換取中方解除稀土限制,但分析認為,鑒于中國近期嚴厲打擊戰略礦產走私,不太可能完全取消對這些稀土的限制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對于特朗普的瘋狂言論,中方也是給予了回應。不久前,中方副外長華春瑩公開向美方回了11個字,那就是:特朗普貿易政策不可持續。可見,中方其實已經識破了美國的小把戲。特朗普在本身對關稅戰難以為繼的情況下,還繼續對華“極限施壓”,其實反而暴露了自己急于達成協議的想法,說白了,特朗普的加稅政策就是一次“抗壓能力測試”,如果扛不住,或將成為美國的“韭菜”,對于特朗普的霸凌,中方絕不會屈服,對于特朗普的忽悠,中方也不可能上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