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如果考慮智能駕駛輔助的話,激光雷達到底是不是必需品?因為目前在市面上賣的車,要么就是純視覺派,就是徹底沒有激光雷達的,要么就是帶激光雷達的。
包括目前行業里面做的比較好的,像華為的ADS駕駛輔助,它的版本也分為Max帶激光雷達版本,也分SE純視覺版本。
其實前段時間,也有某企業的高管說了,目前行業里面,還是有一些濫竽充數的車型。就你看著它頭上頂著個激光雷達,但實際上它沒有用,所以喵哥今天給大家分析一下。
激光雷達的優勢
首先激光雷達,對于探測和感知能力的拓展和提升,是非常明顯的。純視覺方案如果純粹依靠攝像頭的話,你想一下,人能看見的,攝像頭也能看見,人看不見的,攝像頭有相當一部分其實也看不見,因為大家的成像原理都是一樣的。
但是激光雷達,跟我們的人眼的成像原理不一樣。它是依靠光束打出去反射回來,然后形成點陣云來實現識別。所以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拓展我們的感知上限,在夜里沒有路燈的情況下,照樣可以把周邊看清楚,只是可能沒有顏色信息而已。
所以首先必須肯定的一點,激光雷達對于智能駕駛輔助,感知能力是能夠拓展,能夠提升它的上限。但是激光雷達、攝像頭、毫米波雷達所采集回來的信息,需要通過軟件去處理,去還原才能夠用。
這就回到下一層,算法算力和信息處理能力了,算力還好,現在大不了就買英偉達的芯片Orin-X,一個不行上雙Orin-X,把算力拉到500TOPS以上。
但是光有算力還不夠,就像你認為,我給你準備好了頂好的學習資料,然后很好的文具,但是你腦子不行,就是算法不行,就還是不行。
所以你想一個學習能力一般的孩子,你給了他很多好的學習資料,給了他一堆東西,但這只能把他壓垮了,因為他本身學習能力就不行。
所以這就是某企業高管說的,激光雷達對于有一部分車型,就是一個擺設,因為激光雷達采集回來的信息,跟視覺方案,再跟毫米波雷達采集回來的信息,如果還形成相互沖突、相互干預,算法解決不了,那么就會對它形成累贅。
最直接的解決辦法是什么呢?那就是把某一部分采集回來的信息,直接pass掉不用。就相當于激光雷達采集回來的信息,不用它就成了個擺設,就是個殼殼而已。
所以算法很重要,但是能夠做算法的,大家都懂。一個是公司需要花很多經費去養這波人,再一個是,真正的牛人,他不會去那些雜牌公司,他都在那些很牛逼的公司。
因為領導懂他,才能夠發揮他的價值,你想領導都不懂你,然后一群外行領導一群內行去做,這個事情能做好嗎?所以這就是非常現實的問題。
激光雷達是個好東西,能夠提升智能駕駛輔助的感知上限,但是一定要有好的算法和相應的算力相匹配。要不然信息越多就越亂,最后就直接抽風了。
買車要不要考慮激光雷達?
那么我們現在買車,要不要考慮激光雷達呢?假如說同等條件下,價格差不多的情況下,你可以考慮有激光雷達的。
萬一它哪天算法突破了,只要有硬件,是不是可以通過OTA升級,就可以實現。但是如果沒有硬件支持,OTA再怎么升,軟件是不可能突破硬件的上限,因為看都看不見,要軟件再怎么算也算不出來。
所以聽喵哥一句勸,假如你真對智能駕駛輔助還比較在乎,你覺得還比較好用,能夠減輕你的駕駛疲勞感,能夠讓你更安全,那么就選那些,目前市面上已經很成熟的方案,就解決問題了。
但如果你覺得太貴,你想花更少的錢去解決,那么你也可以選擇價格更低點,但是有硬件支持的,評估一下后續有能力升級的。
千萬不要買那些,后續根本就沒有能力升級,然后激光雷達是給你裝了,但是十年之后也升不了級,也是這個樣子,那不就白花了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