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在基礎教育還是高等教育階段,語言類學科的學習,都是不少學生心目中的“攔路虎”,面對一種完全不熟悉的語言,不僅要學習她的詞匯、語法,還要熟練掌握聽、說、讀、寫,這樣看來,我們學生學習英語,的確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
學習英語要面臨的,除了基本的學習問題外,還要客服語言的障礙,畢竟每種不同的語言之間,都有著天差地別的變化,要從母語的習慣中抽離出來,去學習一門全新的語言向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本以為只有中國學生被英語難到發(fā)愁,沒想到外國學生同樣要學習中文,而且外國學生學習中文的挑戰(zhàn)程度甚至更高!當一份份美國不及格中文試卷走紅網(wǎng)絡后,被英語困擾的學生頓感“大仇得報”,而不少留學生看后更是直接笑出聲。
“后悔沒生在中國”,美國不及格中文試卷走紅,留學生看后笑出聲
美國學生不及格中文試卷上的各種錯誤,可謂是離譜之中透露著各種好笑,在中國學生眼中非常簡單的題目,卻成了難倒美國學生的攔路虎,聯(lián)想到自己在國外留學時所面臨的語言障礙,再看如今美國學生被中文試卷難倒的模樣,留學生的喜悅溢于言表。
不少美國學生面對漢語考試時束手無策,一位學生甚至在試卷上寫下了"后悔沒生在中國"的感慨,這樣的心情,恰似我們當年學習英語時的無奈。
仔細看這些美國不及格中文試卷,其實能感受到,語言學習的困境是普遍存在的。美國學生的中文試卷上,選詞填空題成了最大的攔路虎。"書面申請"、"拉面申請"、"方便面申請"、"刀削面申請"這樣的選項組合,對中國學生來說區(qū)別明顯,但在美國學生眼中卻難分難解。
這種情況與我們做英語選擇題時面臨的困惑如出一轍,那些看似相近的詞匯往往讓人眼花繚亂,就如同美國學生面對“書面申請”和“拉面申請”一樣不知所措。
更讓人忍俊不禁的是,有美國學生將"請朋友去吃日式料理"錯寫成了"請朋友去吃日本人"。這種翻譯錯誤在中國學生眼中簡直荒謬,可在不同語言結構間的巨大差異,造成這種錯誤也是無法避免的。
通過這些美國學生的不及格中文試卷,也能側面總結出:中國學生在學習中文中可以吸取的經(jīng)驗教訓。
語言學習需要尊重其內在規(guī)律,死記硬背注定難以提升
首先任何一門語言學科的學習,都離不開基礎知識的積累,學習漢語需要對基本字形、詞匯有深入理解,學習英語也需要扎實的詞匯量,缺乏這一基礎,再多的技巧也難以取得實效。
在這點上,我們的學生在學習英語時經(jīng)常陷入這種誤區(qū)——過分追求解題技巧而忽視了詞匯積累的重要性,殊不知沒有詞匯積累,學習再多的技巧也難以收獲好成績。這就像建房子一樣,詞匯是磚塊,語法是水泥,只有兩者結合才能構建穩(wěn)固的語言體系。
除此之外,想學習好一門語言學科,就要理解其思維邏輯方式的不同。中文重意合,英文重形合;中文表達傾向于模糊含蓄,英文則更加直接明了,這些差異使得語言學習不僅是對規(guī)則的記憶,更是對另一種思維方式的適應與轉換。
在明白了這些道理之余,同學們在學習語言學科時就有了充足的心理準備,既不會因為“畏難心理”就輕易放棄,也不會因為“輕敵心理”而敷衍了事,打下堅實的基礎、了解背后的邏輯是學好語言學科的第一步。
在此基礎上,還需要強化練習,語言學習是一個需要浸潤的過程,多維度的學習和積累才能獲得提升;此外,同學們也要有一個心理準備,語言學習的進步往往不是線性的,而是呈現(xiàn)階梯狀發(fā)展,保持耐心尤為重要,語言能力的提升有時會出現(xiàn)滯后效應,積累到一定程度才會顯現(xiàn)成果。
美國學生的中文試卷錯誤也啟示我們,語言學習需要尊重其內在規(guī)律,強記硬背雖然在短期內可能有效,但長遠來看,理解語言背后的文化與思維模式才是關鍵。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