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5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Wolodymyr Selenskyj)抵達土耳其安卡拉,與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an)會晤,試圖重啟俄烏談判。這是自2022年以來首次直接對話,地點定在伊斯坦布爾多爾馬巴赫切宮。然而,談判安排一波三折。俄方最初宣稱周四上午10:00開始談判,烏方駁斥為“謊言”。最終,澤連斯基宣布派代表團于周五赴伊斯坦布爾,但能否成行仍不確定。
克里姆林宮周三晚確認,普京(Wladimir Putin)不出席,僅派文化顧問梅津斯基(Wladimir Medinskij)領銜低級別代表團。2022年,梅津斯基曾在談判中提出烏克蘭無法接受的條件,如限制烏軍規模至無法自衛。普京周日已表示,將延續這些要求,并強調考慮“戰場新進展”。俄方代表團還包括副外長、副防長及軍情局長科斯丘科夫(Igor Kostjukow),但后者據稱即將退休,影響力有限。烏克蘭則派出外長西比哈(Andrij Sybiha)及高級官員,顯示更高誠意。
巴西總統盧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曾試圖說服普京親赴土耳其,但僅通過電話“鼓勵”,未果。普京缺席被流亡媒體《The Bell》解讀為對談判的輕視和對烏克蘭的“羞辱”。澤連斯基批評俄方代表團“像演戲”,授權不明。烏方希望討論停火和戰俘交換,但俄方態度冷淡。周三夜間,俄方以110架無人機襲擊烏克蘭,顯示沖突未緩。
北約外長在安塔利亞會晤,批評俄方缺席。德國外長瓦德普爾(Johann Wadephul)、法國外長巴羅(Jean-No?l Barrot)和波蘭外長西科爾斯基(Radoslaw Sikorski)稱“俄羅斯的座位空著”,指責普京拖延。美國外長盧比奧(Marco Rubio)謹慎表態,稱愿協助。北約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對未來數周的突破“謹慎樂觀”。歐洲計劃加大對俄制裁。
埃爾多安借機提升土耳其外交地位,媒體大肆報道其“全球影響力”。土耳其民眾為埃爾多安自豪,反對派則感嘆無人關注獄中領袖伊馬莫盧(Ekrem ?mamo?lu)。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