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 5 月 13 日,美國和沙特正式簽下了一攬子軍事采購協議,總價高達 1420 億美元。這數字一出來,我當時就驚了,之前預測的是 1000 億美元,這一下子多出了 42%,簡直離譜。
要知道,這個時間節點很微妙。美國剛剛停止對也門胡塞武裝的空襲,而咱們中國的殲 - 10CE 在南亞還大敗“陣風”,這兩件事放在一起看,真讓人感慨萬千。1420 億美元的軍購,啥概念?算下來得賣掉 1500 多架殲 - 10CE 才能達到這個金額。
再看看這份協議里都買了些啥。MQ - 9B 無人機就占了 200 億美元。可這無人機,已經被胡塞武裝打下來 20 多架了,性能到底咋樣,大家心里都有數。還有 1000 枚 AIM - 120C8 導彈,要價 35 億美元,平均單價是霹靂 - 15E 的兩倍多。咱們的霹靂 - 15E 可有相控陣雷達導引頭、雙脈沖機制等先進特性,MQ - 15E 可是一個都沒有。但沙特花了這么多錢,最想要的 F - 35A 卻還是沒影,這又一次說明,影響軍購的因素,政治因素往往比裝備性能更重要。
特朗普第一次任期的時候,和沙特簽下 1100 億美元的軍購訂單。到了拜登這兒,和沙特關系鬧僵,就放棄了這傳統。現在這 1420 億美元的大單,算是沾了過去四年的光。
從以往經驗來看,這么大一筆錢,肯定有商量的余地。沙特在簽具體協議時,肯定會努力擠出水分。就拿早年美國的一筆四艘瀕海戰斗艦的采購合同來說,價值 112.5 億美元,后來談到約 60 億美元,縮水近一半。更夸張的是,美國造船企業只從國防部拿到 12.14 億美元的建造合同,為國際買家生產三艘,第四艘在沙特本地組裝,里面的利潤簡直豐厚到嚇人。
說白了,沙特花 1420 億美元買美國裝備,就像是一場政治表演。雙方都把這軍購項目整合在一起簽,弄出一個好看的數字。至于后面到底有多少項目能成交,價格又怎樣,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而且隨著美國和沙特在 F - 35A 問題上的矛盾越來越大,這次 1420 億美元最終的落地比例,恐怕好不到哪去。
美國以往的裝備,雖然貴,但性能還是有保障的。像 F - 15 和 M1A2 在沙特軍隊手里表現一般,但技術水平還是得到廣泛認可的??涩F在呢,美國軍事工業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以前是高價買高端裝備,現在慢慢變成高價買落后裝備了。就拿瀕海戰斗艦來說,美國自己都開始退役了,出口價格卻高達 15 億美元,這價格真的很離譜。
沙特雖然裝備了 200 多架 F - 15,但其中有大約 70 架適合升級,美國就拿 F - 15 升級方案來榨取沙特的油水。F - 35A 現在出口只能拿一筆錢,中間塞個 F - 15 升級方案,又能多一筆??紤]到這一點,這額外的收益數都數不清。沙特對此也沒什么好辦法,以前采購其他國家戰斗機來抗衡美國裝備的策略,因為歐洲開發五代機太慢,已經失效了。
從這次 1420 億美元的軍購透露的消息來看,沙特似乎是妥協了,同意掏錢按照美國的建議升級 F - 15。照這個情況看,再過幾年沙特應該能拿到 F - 35A 了。不過到時候,咱們的殲 - 35 可就差不多成熟了,殲 - 35E 將成為沙特的關鍵籌碼。這可不是說沙特敢沖破重重阻礙去先采購殲 - 35E,而是說理論上,沙特有了除 F - 35A 之外的其他選擇,這和 F - 35A 占據壟斷地位,沙特毫無反抗之力,是完全不一樣的。
印度當年選擇“陣風”戰斗機,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政治考慮。印度不想主力戰斗機都來自俄羅斯,所以需要“陣風”來打破蘇 - 30MKI 的壟斷地位。可最后呢,印度空軍卻把自己帶進了坑里。沙特能否在新時代做出正確的選擇,這還得時間來檢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