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工作的時候經常會遇到一個現象,就是我去給理財經理培訓,但是組織者產品經理呢想聽,可是他們沒有時間,都在被各種常規的行政的事情在忙碌著,心思不能聚焦。
所以實際上我講的內容到底是好是差,很難產生感覺。但是呢,培訓的安排和組織,他們往往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他們的上級領導,也很難,就更難了解到老師的水平了,很多時候對老師怎么樣怎么樣的認知,往往是停留在聽別人的嘴上或者是在酒桌上交流的層面。
因此培訓的工作能否穿透到底層,從組織者一直切入到最終的課程本身,這個環節是非常之重要的。
目前,常見的情況是領導大手一揮,說我們該做某一個培訓了,我們就去找某一個公司。然后呢,組織者比如說產品經理,就會去執行這件事情,再接下來呢,三方機構就會負責具體承辦,到最終的時候,學員才能夠和老師見面。
這個鏈條的過程以及從頭到尾的機制會產生巨大的培訓浪費。
正確的解決辦法是什么呢?正確的解決辦法就是要在頭腦的階段就穿透到最底層。
即培訓的規劃階段,該怎么去安排設計,這個階段就要和執行端的老師有所交流。
這類似于一個智庫。
很多時候中間層太多,人們就會都在看各種宣傳品,看各種ppt和提案這些東西。都非常的不接地氣,也許呈現很精美,但是行外人根本看不出底下藏著什么東西。
于是往往就會發生:好的動機,但是到末端就反而成為一種負擔,而客觀上造成一種浪費。
這種情況非常非常的普遍。
同樣對于個體來說,現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抖音和短視頻都會向你推送太多太多的東西。包含我寫公眾號,就有向我推送公眾號怎么去獲取流量賺錢這樣的文章。我看了之后感覺觸目驚心,印象比較深的就是它會告訴你,你先去找熱點之后呢,再用deep seek來形成框架寫出來,之后你再稍微自己改一改發出去。這樣的話呢,每天就會吸引很多眼球,從而獲得你的收入。
其實每天我在看百度的時候呢,我就感覺他推送的很多的文章,就不是人寫的。
很吸引人的標題,但是又不是人寫的東西,呃,時間長了老是這么吃精神食糧,我估計我們就會吃成傻子。
所以不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我們面對現在信息爆炸的社會,面對很多中間層試圖控制我們的大腦,該怎么辦呢?
我覺得就是要具備一種建立框架的意識。
這個框架就是在腦子里去思考:這個是什么?為什么?還有我該怎么樣做?
我記得大概在十三四年以前就在公眾號里寫過文章,做出過這種呼吁。
而那時候還沒有短視頻和這些推送,到現在為止,我發現這一點尤其尤其的重要。
除此之外,還是需要有對標,就是要找到不多的幾個人,經過仔細的慎重的篩選之后呢,要常以他們為對標去思考。
而該怎么去篩選這些人呢?就是三個維度:知識的維度怎么樣?邏輯的維度怎么樣?還有最底層的價值觀維度又是怎么樣?這個其實是去kyc一個老師或者一個你想被他影響的人,最重要的三個方面。
最后希望大家不被這個喧囂的世界所奴役,希望大家都能夠保持清醒的快樂。
我是蘇衛宏,一名培訓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