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訊 (記者 楊小娟 文/圖) "教育不是修剪,而是助每棵樹擁抱屬于自己的天空。"這是西安市浐灞第三小學六年級7班數學教師兼副班主任董佩始終踐行的教育理念。在十五年的教學生涯中,她以數學為舟,以愛心為槳,在教育的銀河系里守護著每一顆獨特星辰的軌跡。
董佩老師的課堂總充滿魔法般的吸引力。她創新運用"激趣導入-合作探究-匯報展示-多元評價"教學模式,將費曼學習法融入數學教育。在《圓的周長》一課中,她讓孩子們用繩尺丈量校園里的圓形設施;教學《統計與概率》時,則帶領學生用大數據分析校園活動偏好。這種將抽象公式轉化為生活實踐的教學方式,使她的課堂連續三年榮獲校級"金課"稱號。
"真正的教育要像數學公式一樣嚴謹,又要像星空一樣包容。"董老師獨創的"三維個性教學法"備受推崇。為思維敏捷的"銳角型"學生設計挑戰題,配備"拋物線緩震器"防止冒進;給需要沉淀的"鈍角型"孩子安裝"幾何加速引擎",通過思維導圖搭建認知階梯;讓所有"不規則圖形"都能找到自洽的證明方式,在數學花園里自在生長。
在董老師的"星光成長檔案"里,記錄著每個孩子的240個閃光瞬間:從第一次完整推導公式到獨立設計數學游戲,從幫助同學解題到提出創新思路。她堅持"每日一星"制度,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站在教室的"星空講臺"分享收獲。畢業生王梓涵在留言中寫道:"董老師讓我明白,原來我不僅是解題的人,也可以成為出題的人。"
當被問及教育心得時,董老師總喜歡用數學語言回答:"教師就像π,看似重復卻蘊含無限可能;教育應該像斐波那契數列,讓每個孩子都能在前人的基礎上綻放新的輝煌。"今年,她帶領的六年級數學組研發的《星空數學》校本課程,已讓全校1200余名學生在星座圖中認識幾何,用函數模型預測天氣,真正實現了"用π計算星空,用函數丈量蟬鳴"的教學理想。
在這個屬于奮斗者的新時代,董佩老師依然保持著教育者的初心,用永不重復的歲月解答著"立德樹人"這道永恒的教育方程。正如她所說:"如果非要給教育一個公式,我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成為這個方程中最優雅的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