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大會碩果累累、成果滿滿!”5月16日,2025世界數字教育大會在武漢圓滿閉幕。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負責人在接受中國教育報專訪時表示,本次大會,各國嘉賓圍繞人工智能對教育的變革和影響深入研討,凝聚起攜手邁向智能時代、推進教育發展與變革的力量。
記者:本次大會期間,各國嘉賓高度評價了中國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對此您怎么看?
教育部科技司負責人:我國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啟動實施3年來,取得了顯著成效。我們堅持以應用為導向,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首先,不斷加強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建設與深化應用,構建起以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和終身教育為“四橫”,德、智、體、美、勞為“五縱”的“四橫五縱”資源供給格局,集成八大類51項政務服務事項,大力推動優質教育資源的普惠共享。其次,大力推動人工智能賦能教育,一體實施覆蓋全國大中小學和社會學習者的人工智能教育,讓人工智能成為師生的公共課、人人的基礎課;一體推進人工智能改變學生學習、教師教學、學校治理和科學研究,促進智能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同時,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更加注重智慧啟迪和心靈滋養,更加注重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協同,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記者:近年來,我國教育數字化開展了哪些務實的國際合作,為全球教育數字化發展貢獻中國力量?
教育部科技司負責人:我們持續深化國際智慧教育的交流與發展,形成了系列數字教育國際交流合作務實成果。一是連續3年舉辦世界數字教育大會,相繼發布北京倡議、上海倡議、武漢倡議,成立世界數字教育聯盟,創辦《數字教育前沿(英文)》期刊,發布全球數字教育發展指數,推動數字教育的中國理念成為國際共識。二是共享中國優質慕課資源。連續5年舉辦世界慕課與在線教育大會,上線中國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國際版,向全世界大學生和學習者開放1000余門優質課程,向世界分享中國優質教育資源。三是發布《中國智慧教育白皮書》,系統梳理了中國數字教育的發展理念與舉措,生動描繪智能時代教育發展與變革的藍圖,為世界提供中國方案。
記者:此次大會發布了5項重要成果,請您對此進行介紹。
教育部科技司負責人:一是發布《中國智慧教育白皮書》,啟動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2.0;二是發布《關于構建國際數字教育標準體系框架的倡議》和《教育大模型總體參考框架》聯盟標準;三是發布全球數字教育發展指數2025;四是發布數字教育研究全球十大熱點;五是發布《數字教育合作武漢倡議》。這5項成果都具有里程碑意義。
其中最具價值和突破性的成果,首推《中國智慧教育白皮書》。這是世界上首個以政府名義、以“智慧教育”為題發布的白皮書,系統梳理了中國教育數字化發展的脈絡,全面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教育數字化發展取得的顯著成就,集中展現了我國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實施以來取得的新進展、新成效,生動描繪了中國在智能時代教育發展和變革的圖景。白皮書的發布,有力提升了中國在世界教育數字化發展中的影響力,也為智能時代世界數字教育發展提供了經驗借鑒。
記者:2025世界數字教育大會已經圓滿閉幕。請問您如何評價本次大會?
教育部科技司負責人:這次大會結合智能時代主題,緊緊圍繞人工智能對教育的變革和影響,各國嘉賓共商共研共討論,對未來的教育發展,特別是對人工智能賦能教育的發展變革提供積極參考。為期3天的大會,碩果累累、成果滿滿。中國發布了《中國智慧教育白皮書》,同時宣布啟動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2.0,這將對我國未來教育的變革和發展發揮重大作用。大會也啟發每一位參會嘉賓對智能時代的教育發展有了新的理解和認識。特別是國外的嘉賓,這對于他們了解中國、認識中國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大會凝聚起推動教育發展的共識,為全球教育數字化轉型提供有力支撐。
本文來源|中國教育報2025年5月18日01版,原標題《“本次大會碩果累累、成果滿滿”——訪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負責人》
本文作者|中國教育報記者 黃璐璐 林煥新
責任編輯|杜潤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