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特朗普政府4月初宣布“對等關稅”后,歐盟是首批對美談判的經濟體之一。迄今,美歐談判未達成任何突破。為打破僵局,歐盟此前向美國做出讓步,并打出“中國牌”,許諾與美國共同對付中國所謂“產能過剩”。但隨后不久,中美經貿會談取得成果,美國總統特朗普立即把炮口轉向歐盟,炮轟歐盟對美國“非常不公”,施壓歐盟做出“重大讓步”。“歐盟遭到冷落,被特朗普不屑一顧。”
據第一財經報道,在當地時間12日的白宮記者會上,特朗普表示,歐盟“更過分”,歐盟對待美國非常不公平。他稱,歐盟對美賣了1300萬輛汽車,“但美國一點也沒賣給他們”。特朗普還稱,在與歐盟的貿易協議中,美國擁有“所有的牌”。不過,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的數據顯示,2024年從歐盟出口到美國的汽車約為75萬輛,而從美國出口到歐洲的汽車為17萬輛。目前,美歐之間已經啟動了貿易談判,歐盟提出了一份可能構成正式貿易談判基礎的方案。
特朗普(資料圖)
4月8日,路透社就曾報道稱,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曾敦促中國通過談判解決美國“對等關稅”所造成的問題。馮德萊恩辦公室曾對外表示,馮德萊恩在與中方的電話溝通中,討論過建立一種機制來追蹤關稅可能造成的貿易轉移,因為歐盟擔心中國會將“廉價出口商品”的目的市場從美國轉向歐洲。除此之外,中美經貿會談取得了成果一事本身就讓歐洲感到十分震驚和尷尬。歐盟是特朗普宣布“對等關稅”后首批對美啟動談判的經濟體之一,美歐貿易談判代表團已舉行了三次會晤。
2024年,歐盟對美國的貨物貿易順差為1982億歐元,這令特朗普非常不滿,大家都是發達經濟體,憑啥美國買歐盟的商品多?而且跟中國比起來,歐盟應對美國威脅的能力就低多了,一方面是歐洲的防務大權基本掌握在美國手里,除法國之外,絕大部分歐盟國家都依賴美國武器,另一方面,自從俄烏沖突爆發后,歐盟幾乎完全中斷了與俄羅斯的能源貿易,歐盟的主要能源進口渠道變成了美國。軍事和能源大權都掌握在美國手里,歐盟跟美國討價還價的底氣就要小多了。
馮德萊恩(資料圖)
美國“政客”新聞網稱,特朗普的言論與他上周對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的溫和言辭形成了顯著對比。上周他一度稱贊馮德萊恩 “非常出色”,并說他希望兩人能盡快會面。盡管特朗普已經會見了許多歐洲領導人,但馮德萊恩尚未確定她與特朗普的會面。馮德萊恩上周表示,只有在有“具體的”貿易方案可供談判時,她才會與特朗普見面。歐盟方面上周提出了一系列潛在的讓步措施,包括放寬數字監管以及共同努力遏制所謂中國“產能過剩”。
數據顯示,2024年歐盟名義GDP為18.35萬億美元,中國為18.77萬億美元。中國排在第二,特朗普拿第二沒辦法,可不就得去對付第三,一方面是因為歐盟很容易就能拿捏,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體量越大,才越有可能收割到更大的利益。世界局勢的風向對美國是不利的,歐盟看到中國一直強硬,得到的好處反而是最大的,而且連日本都敢硬剛,接下來或許歐盟也要鐵了心和特朗普對抗,除非特朗普也對歐盟讓步。
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大西洋理事會智庫專家利普斯基嘲諷稱,“歐洲在美國的優先名單上甚至不如越南”,這道破了歐盟在跨大西洋貿易中的真實地位。如今,歐盟的處境相當尷尬,其既難以違抗美國,又剛剛“開罪”了中國,處于一個孤立無援的境地。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此前明確拒見特朗普,稱除非美方承諾“不再新增關稅”。然而,美國對歐盟施加的關稅,已經涵蓋了歐盟大部分的商品,馮德萊恩這個要求提得可謂是有氣無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