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上海網上房地產披露最新一批次商品住房入市信息,8個新項目合計1141套房源集中入市,分布于楊浦、浦東、閔行、靜安、寶山、金山六區。本批次新房呈現顯著結構性特征:主城核心區項目量價齊升,少數遠郊剛需盤去化遇冷。
核心地段項目引領市場熱度
位于靜安核心區的靜梧雅園首次亮相即引發關注,項目推出92套120-193平方米房源,備案均價16.8萬元/平方米,較同區域2024年底入市的信安里(13.6萬元/平方米)上漲3.2萬元/平方米。該項目地塊于2024年9月以11.4萬元/平方米樓板價成交,溢價率達31.2%,高地價支撐新房定價走高。盡管價格躍升,但其稀缺的地段屬性(毗鄰南京西路商圈)仍吸引不少改善型置業者的關注,成為中心城區核心區域價值標桿。
楊浦內中環項目波陽云筑則呈現“價格回調”現象,備案均價10.8萬元/平方米,較一期下調6900元/平方米。差異源于二期地塊地價較低,且產品配置略減(如層高降低、無會所),所以定價更“親民”。項目一期于今年4月推出187套,383組認籌,認籌率超過200%,二期能否復制熱度需觀察市場對性價比的認可程度。
古北名庭本次加推99套房源,備案均價11.65萬元/平方米,較前兩次開盤(11萬元/平方米、11.3萬元/平方米)持續上漲,創下閔行非別墅類住宅價格新高。項目前兩批次認籌率均超110%,顯示改善客群對金虹橋國際社區的長期價值認同。本次漲價后去化表現,將成為驗證區域市場韌性的關鍵指標。
此外,梅隴板塊申隴名邸四批次加推107-170平方米3-4房,均價76882元/平方米;天宸雅苑加推48套89-129平方米公園景觀房,均價60003元/平方米,形成“剛改互補”供應結構,滿足不同人群購房需求。
樓市面臨結構性機遇與挑戰
與核心區的熱鬧形成鮮明對比,遠郊剛需項目面臨去化壓力:浦東新區惠南板塊某洋房疊墅項目地處野生動物園板塊,距離地鐵站超2公里,盡管推出“首付26萬起”低門檻政策,仍少人問津,開發商公告取消搖號開盤;浦東外高橋板塊某項目在原定的5月1日至5日認購期內登記客戶少,開盤時間從5月13日提前至8日;青浦淀山湖某項目同樣因認購不足取消公證搖號。這些項目反映遠郊非核心地段項目在通勤成本高、配套不完善的雙重制約下,難以吸引剛需客群。
4月28日至5月11日,上海住宅市場成交面積45.97萬平方米、環比上漲9%,成交均價84065元/平方米、環比上漲33%,改善產品成為主力引擎。上海中原分析師盧文曦指出,多個核心區稀缺新盤認籌率高企,反映置換鏈條順暢推動改善型置業者入市。然而,遠郊項目的滯銷亦暴露市場對“地段-價格-配套”性價比的嚴苛篩選邏輯。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建議道,購房者可以關注核心區項目需關注土地成本與產品力匹配度,而遠郊置業則需重點考量區域規劃與生活配套落地進度;對開發商而言,遠郊項目可探索“剛需+文旅”或“剛需+養老”等復合模式,比如,結合區域生態資源打造康養社區等,提升項目差異化競爭力。目前,上海樓市正經歷“核心區價值重估”與“遠郊去化陣痛”的雙重變奏,未來市場走勢將更依賴政策精準施策與房企產品創新的雙向驅動。
原標題:《上海樓市又迎來一批核心區新房,改善機遇與遠郊挑戰并存》
欄目編輯:羅水元 圖片來源:官網截屏圖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楊玉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