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臺球界出了個大新聞:中式八球運動員牛壯拿下了500萬冠軍獎金。這本是個值得恭喜的事兒,卻掀起了不小的波瀾,爭議聲不斷。為啥呢?因為牛壯之前是在斯諾克領域發展的,成績不溫不火,在斯諾克界混不下去后轉戰中式八球,如今卻斬獲比斯諾克世錦賽冠軍趙心童還高的獎金,這讓很多人心里不是滋味,也引發了一系列關于中式八球獎金設置合理性的討論。
為何一項被普遍認為技術含量、觀賞性和國際影響力遠遜于斯諾克的運動,卻能提供如此畸高的獎金?牛壯的商業勝利是否意味著其競技價值超越了斯諾克世界冠軍趙心童?這種用錢開路的策略本質是商業資本通過高獎金快速吸引眼球,制造繁榮假象,從而爭奪市場份額。甚至有網友質疑這就是個噱頭,牛壯是否真的拿到了500萬,并且按照500萬來納稅?因為國內其他體育項目就有過這種情況,對外宣稱獎金100萬,實際10萬塊就不錯了。
中式八球在國內臺球廳非常普及,就是因為簡單易上手,技術含量低。中式八球球臺尺寸較小、袋口寬松、臺尼速度慢,這與斯諾克對精準度、走位和復雜局面的嚴苛要求形成鮮明對比。正如某網友所言:“中八臺的屬性放大了人的惰性,點擊、推遠、防貼庫就能獲益,卻失去了技術成長的空間。” 中八賽事被商業包裝為平民運動,但其競技深度難以支撐長期的專業化發展,在斯諾克球壇默默無聞的牛壯改練中八簡直就是降維打擊。
盡管中式八球試圖通過邀請亨德利等國際球星參賽打造國際化形象,但其影響力仍局限于中國,類似于中國象棋。反觀斯諾克,雖然以中國、英國市場為主,但得到很多國家認可,德國、芬蘭、沙特等國家都愿意砸錢來辦賽。澳大利亞名將羅伯遜正在推動這項運動進入2032年布里斯班奧運會。而牛壯的500萬元獎金更多是本土資本閉環內的“自嗨”,缺乏國際競技舞臺的認可。
中式八球獎金畸高,還可能帶來一系列負面效應。一方面,可能會誤導年輕選手的發展方向。高額獎金會讓他們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盲目投身中式八球,而忽視了自身技術的全面提升和長遠發展,都去學牛壯而不是趙心童。另一方面,這種不合理的獎金設置也可能影響到賽事的公信力和可持續發展。如果賽事僅僅依靠高額獎金來吸引眼球,而缺乏視覺盛宴和經典名局,恐怕無法贏得大眾口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