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第三十五個全國助殘日,今年助殘日主題是“弘揚自強與助殘精神,凝聚團結奮進力量”。16日,第七次全國自強模范暨助殘先進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自治區6人5集體獲表彰。
殘疾人是社會大家庭的平等成員,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助殘是彰顯社會公平正義、傳遞人文關懷的關鍵之舉。
回首過往,在新疆大地上,殘疾人自強逐夢,用汗水書寫“人生不設限”的傳奇。助殘暖流涌動,讓殘障群體在多元包容中綻放生命之美。
自強——綻放生命光彩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剛剛獲得全國自強模范稱號的陳力鋒是新疆毅創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26歲時脊髓嚴重損傷,受傷前與父母從事種植行業,受傷后雖然接受了兩年多康復治療,卻一直無法站立行走,只能依靠輪椅出行。
因身體殘疾行動不便種不了地,陳力鋒開始尋找其他出路。從2004年借錢開辦幼兒園到2007年還清欠款,再到不斷提升辦學規模與教育服務質量,他的生活忙碌而充實。
2015年,陳力鋒參加了一次殘疾人創業經驗交流活動后深受啟發,相比人工作業,無人機植保成本更低,還能實現人藥分離,便對植保無人機產生了強烈興趣。于是他和朋友創辦合作社,開始第二次創業。在精心經營下,合作社擴大成農業科技公司,服務農戶越來越多,收入也越來越高。陳力鋒堅信,只要用心經營、踏實做事,生活會越來越好。
“不要被別人的框架束縛住自己,想做的就去做。”5月17日,全國自強模范布云秀說,這是她年近四十也要學習新技能的動力。2009年,布云秀走進鎮里的刺繡培訓班,系統學習刺繡。2010年,在現場觀摩蘇繡技師的精湛技藝后,她決定前往蘇州深造。
由于聽力障礙,她的學習之路并不順利,加之年齡大,許多人都勸她放棄,她卻沒有動搖。為趕上學習進度她刻苦鉆研,靠著自己的理解結合老師傳授的技法不斷鉆研練習,除了吃飯睡覺,其余時間幾乎都用在練習刺繡上。
經過幾年堅持摸索,布云秀的刺繡技術有了質的飛躍。不僅獲得國家、自治區級獎項,還在第十屆國際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中榮獲刺繡組金獎。她也從一名小繡娘成長為大家口中的國際繡娘。在當地殘聯幫助下,她創辦了刺繡工作室,帶領村里姐妹開啟刺繡致富路。
助殘——傳遞溫暖力量
向陽而生,生命的每份努力都應被溫柔以待。
5月16日,在烏魯木齊市友好南路上,新禾特青烘焙坊的幾位“心青年”(心智障礙青年)正在攤位上出售店里制作的食品。
走出門店去擺攤是今年的新嘗試,“心青年”的參與熱情遠超預期,每周排班時都積極報名要體驗擺攤。“他們渴望被看見,更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認可。”新禾特青烘焙坊創始人李秀琴說。
新禾特青烘焙坊是新禾特青之家公益項目為解決社區“心青年”就業問題而創辦的,每期項目培訓兩年,根據學員的不同障礙類型,進行不同的技能培訓。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已培訓4批共21名學員。”李秀琴說,希望經過培訓和輔導,他們可以掌握生存技能,逐漸融入社會。
近年來,自治區殘聯通過殘疾人培訓項目,確保殘疾人能學到一項實用技能,助推殘疾人能就業、穩就業,提高生活質量。
從最初因身體障礙陷入自我懷疑,到如今成為殘疾人就業創業領路人,王金鳳的故事如同一束光,照亮許多殘疾人前行之路。
王金鳳因小兒麻痹造成肢體殘疾,但她一直堅持學習書法與國畫。2006年,她創辦博藝齋畫廊,之后組織國畫書法展,開設國畫、書法、剪紙培訓班。
從2014年免費招收第一批殘疾人學員起,她堅持了11年。其間,她不僅成立工作室,還創辦了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幫助近200位殘疾學員學習掌握非遺技能。
王金鳳說,將自己的技藝傳承下去,教授有需要的殘疾人,讓他們可以通過藝術改變生活,這是她的心愿。
共建——同享發展成果
以愛為翼,殘健共融攜手同行。
“停靠在八樓的2路汽車,帶走了最后一片飄落的黃葉……”伴隨著《2002年的第一場雪》的旋律,5月13日,一場以“科技改變生活 公交守護煙火”為主題的“暢游首府畫卷”助殘共建主題黨日活動,在烏魯木齊街頭暖心開啟。
聽力、視力、肢體殘障市民體驗官和志愿者、工作人員有序乘車,視障人士在志愿者講解下“聆聽”城市新貌,聽障人士通過能提供文字信息的智能眼鏡“欣賞”街巷風韻……
承載記憶的2路公交車,搭建起殘障人士感知城市發展的橋梁,讓溫暖與善意在烏魯木齊的大街小巷中奔涌流淌,奏響殘健共融的和諧樂章。
為豐富殘障群體精神文化生活,去年以來,自治區殘聯聯合多部門、多單位通過舉辦藝術展覽、文藝演出、職業技能培訓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助力殘疾人走出家門,融入社會,同享文化建設、科技創新成果。
5月1日,“輪動希望 愛無止境”公益輪跑活動在烏魯木齊市水磨河濱河景觀帶舉行。在700米迷你馬拉松中,輪椅跑者以矯健臂力領跑,孩子們緊隨其后,沿途市民的加油聲此起彼伏。特別設計“慢速同行”環節,讓親子家庭推空輪椅體驗障礙路段,切身感受殘疾人日常出行挑戰。
“輪椅跑者與親子家庭攜手同跑,傳遞出平等尊重的理念,展現新疆殘健共融文明新風尚。”新疆助殘協會副會長涂曉東說。
這些發生在新疆大地的殘疾人自強、愛心人士助殘故事,展現出生活里最本真的善良與堅韌。
殘疾人努力打破社會偏見,用生命力和創造力走向更豐滿人生;助殘者以滿滿愛心和無私奉獻,為殘疾人撐起一片希望天空;殘疾人與助殘者共同奏響一曲團結互助、共筑夢想的時代強音。(李嘉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