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前方是陷阱,還是走了進去。
他沒死在槍林彈雨里,死在刀下,鮮血流了一地。
為什么?怎么走到這一步的?我們得從頭講。
從礦工到師長,他為什么選擇拿槍?
侯中英,1900年,出生在湖北陽新縣的一個村莊,他沒讀過幾天書,小時候父母死得早,是伯父一口一口喂大的。
14歲下煤礦,礦井黑,工資低,命也賤。
礦主打人像打狗一樣,一次塌方事故,他看著同伴被壓死在煤層下,礦主連個收尸的人都不請,工友吵了一句,被扔出去,扣了三天工錢。
“命不值錢?!边@是他對世界最早的認知。
1926年,北伐軍打到陽新,他跑去當兵,不是為了革命,是想吃飽飯,但很快他發現,不是所有人都在為了吃飽飯打仗,有人是真的想翻身。
1927年,他加入共產黨。
那一年,他第一次聽說“工人也是人”,第一次知道“地主不該騎在農民頭上”,他參加了南昌起義,槍不夠,子彈不夠,人心更不穩。
但他干得狠,白天打仗,晚上抓逃兵,抓一個就踹一腳,說:你跑命,我們拼命?
1928年,他被派回陽新搞武裝,他用了一個辦法:“混進去”,他打入小箕鋪民團,裝作老實人,跟著吃喝、巡邏。
他偷偷記錄團丁排班、武器藏處、主事人性格。
兩個月后,一夜之間,團丁被繳械,改編成紅軍,他成立了紅十二軍,自己當政委,后來這支隊伍成了鄂東南的紅軍種子。
隊伍小,但打得狠,他知道怎么讓窮人跟他走:“干一仗,吃一天飽飯?!?/p>
1931年,他升任紅三軍團第一師師長,中央蘇區剛成立,國民黨發動第一次圍剿,侯中英帶人打頭陣,戰士喊他“翻金斗”,說他能翻山,也能翻命。
他不怕死,但他怕輸,輸就得退,退就要死人。
他明知道有鬼,還往槍口上撞
1932年2月,贛州,中央命令:攻打贛州,紅三軍團是主力,侯中英第一師打西門,贛州是江西的門戶,城墻厚,炮樓高,敵人是正規軍,陳誠親自坐鎮。
侯中英不傻。他說:“西門太靜,敵人像是故意空出來的。”
他要求偵查,前哨兵回來報告:城外有地道口,開著的,有人建議換攻方向,他回了句:“命令不能改,但人可以留。”
2月21日夜,開戰,他第一師沖鋒,打進了西門半條街。
敵人突然從地道里鉆出,從后門反包圍,槍響一片,城里起火,地道塌了,第一師傷亡慘重,他吼了一句:“全員撤!”
戰士們往外退,他往回跑。
“我去看看還有誰沒出來。”這是他最后一次出現在紅軍的視線里,他走進火堆,又走進夜里,三天后,他在郊外小路上被抓。
怎么會這樣?有人看見他那天躲進了廢屋。
有人看見有個老鄉帶著幾個人進去,再出來的時候,他被捆著,頭還在流血,是叛徒,是熟人,是曾經吃過他分的糧、背過他救的命的人。
他被俘了,三天后,才押解去贛州指揮部。
這三天里,敵人沒殺他,也沒放他,是想收買他,陳誠親自見他,開口就說:“你投降,我保你榮華富貴?!彼痪湓挍]回,吐了口血。
耳朵、眼睛、腸子,他一樣沒帶走
敵人把侯中英從戰場帶到贛州,再送去南昌,最后押到南京,不是要殺他,是要摧毀他,陳誠再見他,換了口氣:“你是人才,走錯了路,我們還給你機會?!?/strong>
他盯著陳誠不說話,只是冷笑了一下。
“我走錯路?你們才是路不通?!?/p>
第一天,打手進來,用皮帶抽他,一下一個口子,他沒吭聲,第二天,換上麻繩,把他吊起來,腳不沾地,打腳心,十指插竹簽。
“說不說?”他吐了一口血,吐在地上。
第三天開始割,先是耳朵,左邊割完,右邊,耳根子淌血,流進脖子里,他仍然一動不動,“你知道紅軍有多少人?”
“你們在哪兒藏糧?”“誰帶你來的?”
沒人比他更清楚,這些問題一旦回答,就是整支部隊的滅頂之災,第四天,挖眼,拿刀片,一刀一刀挑,眼睛紅了,鼓了,最后彈了出來。
他像被扔進了火坑,但沒有哀號。
他咬緊牙,低聲說了一句:“共產黨人不怕死。”第五天,刮骨,把他手臂上的皮一片一片割開,澆上鹽水,他咬掉自己舌頭一角,死死忍著。
陳誠不信,說:“一個礦工出身的兵痞,能硬到這種程度?”
他們不明白,他不是為自己活著,他背著隊伍,背著土地,背著那些死去的兄弟,最后,是剖腹,這不是刑訊,是報復。
他們把他平躺,拿刀從腹部劃開,腸子被拉出來。
他最后一次開口,說了四個字:“紅軍萬歲?!碑敃r他已經看不見,耳朵聽不清,但他還是喊出那句話。
“共產黨萬歲!”不是對敵人說,是對活人說,是對后來人說。
一個人死了,留下的卻是一個方向
1932年3月,他在南京刑場就義,年僅32歲,沒有棺材,沒有告別,他的尸體被扔進亂葬崗,跟幾十個無名尸堆在一起。
陽新縣一度不知道他死了。
紅軍高層一度以為他失聯,或者仍在敵后,他的戰友在等待消息,沒人敢相信他已經犧牲了,但又不得不做最壞的打算。
陽新縣大箕鋪侯良才村,是他的家鄉。
多年后,當地人在山腰上立了一塊碑: “侯中英烈士,血灑贛南,忠魂不滅?!奔o念館是后來修的,陳列不多。
只有幾張照片,一件破棉衣,一支生銹的匕首。
匕首是他當年在贛州戰役前交給警衛員的,“我怕萬一被抓了,這把刀可能用不上了。”他說這話的時候是笑的。
沒人想到他真的沒帶走那把刀。
很多年后,人們才慢慢意識到,他這種人,不是傳奇,是活過的事實,不是為了別的,而是讓人知道,有人曾拼命活過。
侯中英是窮人家的孩子,是礦井里挨罵的人,是槍口下第一個沖進去的師長。
他知道自己可能活不過那一仗,但他還是走了進去,他不是為了做英雄,也不是為了流芳百世,他只是認定了一條路。
這條路要有人走,他就走,他死得慘,但死得值。
沒有人能把他的名字從歷史里抹去,他沒能看到紅軍長征成功,也沒能看到新中國成立,但他用自己的死,推了一把歷史的車輪。
他走在前面,后面的人才有路可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