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報導:跨國食品巨頭雀巢宣布,將逐步取消在瑞士銷售產品上的 Nutri-Score 營養標簽。該公司表示,自己幾乎是瑞士最后一家使用這一標簽的企業,此舉反映出瑞士市場對該標簽的接受度長期低迷。
瑞士市場接受度低下
自 2019 年自愿引入以來,Nutri-Score 從未在瑞士企業中廣泛普及。該國主要零售商 Migros 曾于 2021 年表示計劃在自有品牌上應用該標簽,但因成本高企和消費者認知度低,最終于 2024 年 5 月放棄。雀巢稱,多數競爭對手已停用該標簽,導致其在市場中處于孤立狀態。
監管框架模糊
在瑞士,Nutri-Score 仍屬自愿性標簽,缺乏明確的公共政策支持。2023 年,瑞士議會甚至討論過禁止該標簽的提案,擔心其會使奶酪等傳統高脂肪食品相較超加工食品處于不利地位。盡管聯邦委員會反對這一禁令,但爭議暴露了結構性阻力 —— 傳統食品行業對簡單化營養評級的抵觸。
Nutri-Score 的局限性
該標簽因 "簡化算法" 飽受批評:橄欖油(含飽和脂肪)或全麥面包(含纖維)常獲低分,而部分添加糖的超加工食品卻可能評級更高。瑞士消費者更傾向于查看詳細營養信息(如每份營養成分表),而非依賴簡單的分級標簽,反映出當地對精準營養信息的偏好。
因地制宜的市場策略
雀巢強調,此次調整不代表其放棄在歐洲其他地區的 Nutri-Score 推廣 —— 該標簽在歐盟仍被視為重點。但在瑞士,公司決定將資源轉向其他工具,如詳細營養標簽和質量認證(如 "有機" 或 "瑞士制造" 標簽)。這符合瑞士市場趨勢:消費者重視透明信息和產品原產地,地域特色與品質認證比統一評級更具吸引力。
分階段停用計劃
標簽移除工作將于2025 年中期啟動,持續至 2026 年底,以避免包裝浪費。受影響的瑞士品牌包括 Cailler 巧克力、Thomy 醬料、Leisi 飲品和 Nestea 茶飲料,相關產品將逐步替換為其他形式的營養信息。
雀巢的決定折射出 Nutri-Score 在瑞士的 "水土不服":競爭對手的低采納率、科學層面的爭議以及監管不確定性,使其難以扎根。但在歐洲其他國家,雀巢仍將繼續支持該標簽 —— 尤其在公共政策和消費者接受度較高的市場。在瑞士,企業未來將聚焦更細致、貼合本地需求的營養溝通工具,體現了跨國公司面對差異化市場的靈活策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