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8日是第三十五個全國助殘日,在這個充滿溫情的日子里,近期南通市急救中心接到的一通“奇怪”呼救成為南通市助殘文明實踐的溫暖注腳。
4月15日凌晨3:33,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打破了南通市急救中心調度大廳的寧靜,調度員小楊像往常一樣熟練地按下了接聽鍵,“你好,120”,這時耳機里傳來的聲音卻有些“奇怪”,語速均勻而機械,“120嗎?我這邊是城港新村×幢××室的,我是聾啞人,這邊有病人,需要你們趕緊過來,謝謝!”調度員詢問病情,對方卻未回應,一直重復著之前的語音。調度員立馬反應過來,這應該是聾啞人通過無障礙平臺向120呼救。沒有絲毫猶豫,調度員小楊在電話里說了句“你把門打開,車子來了”就掛斷了電話并迅速派出離事發地點最近的中醫院急救車組。隨即她和出診急救醫生電話溝通,說明對方可能是聾啞人,請注意下現場情況。
3:34 ,離城港新村距離最近的中醫院急救分站車組出發。
3:41 ,急救人員到達現場。
原來,年過七旬的馮大爺雖行動不便但并非聾啞人,患有高血壓等多種慢性疾病,當天他突感心絞痛,由于兩位家屬都是聾啞人,所以通過無障礙平臺向120發出了呼救。
3:51 ,急救人員合力將老人抬下樓并送上救護車。
救護車一路風馳電掣。
3:55 ,病人送達中醫院急診。
隨后,馮大爺被轉入市中醫院心內科治療,病情趨于平穩,目前已出院。
據悉,截至去年底,全國已有64個地級市的急救中心上線了無障礙急救平臺,南通市急救中心早在2022年就成為江蘇省首個上線該平臺的地級市急救中心。三年來,南通市急救中心積極響應推進《聽障人士120報警服務規范團體標準》,通過媒體宣傳和線下培訓等多種方式幫助特殊人群掌握這一新型報警方式,提高社會各界對無障礙急救平臺的認知度和支持率。年初,南通市急救中心被中國聾人協會授予聽障人士120報警服務示范點。
通訊員 陳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