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總理新官上任,一紙聲明給中美都遞了把火,前所未有的變局出現,中方必須做好三大預案,才能穩住局勢。
默茨
日前,德國新任總理默茨發表任內首份政府聲明,同時提到中美兩國。他首先對內政問題作出表態,堅信德國能夠自主克服各種挑戰,同時表示,許多的政策變革都是必要的。他強調,德國的經濟框架目前已經“不具備競爭力”,因此未來需要做出努力,讓德國經濟實現增長。
隨后,他提及烏克蘭問題,再次強調了對烏克蘭的支持,并表示西方不應該在這一問題上出現分裂。此前他曾經公開抨擊特朗普,稱特朗普是“不可靠的盟友”,但在此次講話中他對特朗普推動俄烏談判表示感謝。默茨進一步強調,他會致力于確保美歐之間實現“最大可能的團結”。
特朗普
這就能看得出來,即便特朗普政府如今表現出“美國優先”的態度,但這位德國“新官”未來依舊有很大可能繼續推動美歐之間的捆綁。這就是中方要做的第一手預案,如果未來美歐重新深度綁定,那么以特朗普當局對中國的針對程度來看,西方國家對中方的制裁或許會更加復雜。
除此之外,默茨還提到了有關中國的相關問題。《南華早報》報道稱,默茨表示,德國將中國視作重要合作伙伴,在應對全球挑戰以及經濟領域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同時他也宣稱,國際秩序正在深刻變化,因此,德國必須要減少“單邊依賴”,實現“供應鏈多元化”。
馮德萊恩
默茨所指的,就是歐盟要減少對中國產品的“過度依賴”,鼓吹所謂的“去風險化”。也就是說,在默茨眼中,德國以及歐盟與中方的關系,存在著相當一部分的地緣政治考量。雖然德國承認中方的重要地位,但同時對中方有著相當強的防備心。
結合來看,默茨如今的態度就是要進一步綁定美歐關系,并且要以“雙面態度”應對中國。那么,中方就要做好三方面的準備,首先就是要應對美歐綁定帶來的變局;其次,把握好和德國方面合作的尺度;最重要的是,要準備好應對德國“變臉”的潛在風險。
默茨
在經濟層面,美歐合作可能對中國的對外貿易產生擠壓效應。中方需要積極發展多元化市場,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同時加大科技創新投入,以提升國際競爭力。在外交和安全領域,中方需要加強公共外交,增進與世界各國的溝通理解,同時利用“一帶一路”等倡議,深化多邊合作,以增強國際話語權。
最重要的是,中方要繼續提高國內經濟的韌性和創新能力,這是確保中國在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基礎。中國必須未雨綢繆,做好全方位的應對準備,才能在新的國際格局中尋得更多的發展機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