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對聯,講究的就是上下聯用詞用字要平仄相對,詞性相同,結構相符,一副好的對聯還會讓內容相關。
可在對聯中有一種特別 “不走尋常路” 的玩法,表面上看風馬牛不相及,根本沒有對上,也不像是對聯,能把人看得一愣一愣。
可當我們細究起來卻發現,上下聯詞性相同、結構相同,平仄互對等基本特點都符合,處處感覺不對勁卻又說不出哪不對勁,這就是 ——無情對。
無情對,又名羊角對,是晚清興起的一種文字游戲,特征就是“內容無情,形式有情”,并且一副好的無情對,講究的是越無情越好。
意思就是上下聯字詞對仗上要非常嚴格工整,但在內容越隔得遠越好,甚至要“驢唇不對馬嘴”。
打個比方,上聯說天文,下聯聊吃飯;你說文化,我說放屁;上聯講人物,我來講國外……就是這般這種 強行配對”的 “反差萌”,反而碰撞出奇妙的幽默效果和文學趣味,古人常把它當做鍛煉思維、玩味漢字魅力的有趣游戲。
畢竟一副好的無情對,看似隨意拼湊,實則需要對漢字的詞性、結構、聲調了如指掌,才能出其不意,讓人回味無窮。
雞冠花未放;
狗尾草先生。
“雞冠花” 對 “狗尾草”,都是植物名,且 “雞冠” 對 “狗尾”,動物部位對仗工整;“未放” 對 “先生”,“未” 和 “先” 都是時間副詞,“放”和 “生”(生長)都是動詞。
最絕的是 “先生” 一詞雙關,既指草木生長,又能聯想到 “老師”, 仿佛在調侃先生。
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
中山落葉松葉落山中。
這是典型的回文對+ 無情對。上下聯正著讀、倒著讀都一樣,且 上海、中山都是地名,自來水 和落葉松是名詞短語,來自 對 葉落,動詞 + 名詞,海上對 山中是方位詞,對仗嚴絲合縫。
內容上一個講城市用水,一個說山林樹木,兩者之間可以說是毫無關聯,卻工整的讓人挑不出任何毛病。
張之洞;
陶然亭。
上聯是晚清名臣張之洞的名字,下聯是北京著名景點陶然亭,風馬牛不相及,卻在對仗上無話可說。
張陶姓氏,之、 然是虛詞,洞是洞穴,亭是建筑,字字工整,聯意又極“無情”。
公門桃李爭榮日;
法國荷蘭比利時。
上聯描繪官場生態,下聯列出三個歐洲國家名,表面毫無關聯,卻每個字詞都對的完美無瑕。
公” 對 “法”,“門” 對 “國”,“桃李” “荷蘭”植物對植物,“爭榮” “比利”,前者是動詞,后者是名詞,“日” 和 “時”都是時間,讀來讓人忍俊不禁。
五風十雨梅黃節;
二水三山李白詩。
上聯描繪梅雨時節風調雨順是在說天氣時令,下聯卻在說文化詩詞,說李白詩中常見的山水意象。
五風十雨”對 二水三山,數字對仗工整;“梅”“李” 都是植物,“黃”“白” 都是顏色。上下聯東拉西扯,說東道西,卻字字對應,讓人直呼:這也能行?
三星白蘭地;
五月黃梅天。
上聯是洋酒品牌,下聯描述江南梅雨季節,三星、五月,數字和名詞,白蘭、黃梅,植物 + 顏色,“地” 對 “天”完美到無話可說。
唐三彩;清一色。
內容上一個講古董,一個講游戲,對仗卻極為出色。
唐朝代對 清朝代,三一數字相對,彩 對 色名詞相對,果然內容和對仗之間,風馬牛不相及。
明朝古寺;
暗渡陳倉。
明對暗反義詞對仗;朝對渡也都可以看作動詞,“古寺” 對 “陳倉”,“古”“陳” 都有陳舊之意,“寺”“倉” 都是建筑),內容上一個講建筑,一個講軍事,可以說毫不相干。
木已半枯休縱斧;
果然一點不相干。
上聯說樹木枯萎別再砍了,下聯字面意思是 “確實沒關系”。
“木已半枯” 對 “果然一點”,“木”“果” 都是植物,“已”“然” 都是虛詞,“半枯”“一點” 都是偏正結構;
“休縱斧” 對 “不相干”,“休”(停止)對 “不”(否定詞),“干”對“斧”,皆器物名(“干”是古代一種兵器),“縱斧”(動賓)對 “相干”(動賓)。
下句極是工整,但句意卻毫不相干,又無情,又妙趣橫生。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