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里,常常突然聽見這樣一句贊嘆:“這篇稿子讓人眼前一亮!”話音剛落,那份稿子便被大家搶著傳閱。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眼前一亮”,總能奪走我們的注意力。
何為“眼前一亮”?或許是內容的新穎,不是老生常談,而是能提供一些新的觀點、新的角度,揭示一些鮮為人知的事情;或許是語言的生動,善用修辭,讓文字活潑潑地躍然紙上;或許是結構的匠心,巧置懸念伏筆,勾起讀者看下去的興趣?!把矍耙涣痢钡母遄樱敲C8搴*剟罱o編輯的一顆甜果。
在文學理論中,有個詞叫“陌生化”,恰好解釋了“眼前一亮”背后的原理。它是指在文學創作中,作者通過采用異于常規的表現手法,使熟悉的事物變得陌生和新奇,從而打破讀者的日常感知,產生文學效果。譬如李白的《清平調》中一句“云想衣裳花想容”,不直接描摹楊貴妃之貌,卻以云花之眼審視其美,顯得新奇獨特。聰明的作者總能妙筆生花,使常情、常理、常事煥發光彩。
又如《紅樓夢》中劉姥姥初進賈府,她錯將珠光寶氣的平兒認作王熙鳳,對自鳴鐘、西洋穿衣鏡等新奇物件產生了一系列錯覺。通過劉姥姥這雙“未經世面”的眼睛,讀者仿佛也初次踏入榮國府,體驗到一種新鮮而奇妙的視角切換。這啟發我們,風景的發現不一定在于外界的改變,也在于觀察者視角的轉換。
時下,男女老少都熱愛旅行。當我們離開熟悉的環境,踏上陌生的土地,那些在日常生活中被忽視的細節,突然浮出水面——墻角的小花、建筑的紋理,或是街邊的美食,紛紛闖入視野。我們驚嘆于異地的風土人情,陶醉于陌生的自然風光。而這一切,對于當地人來說,或許只是再平常不過的存在。旅行的意義,正是換個心情、擦亮風景。
我們之所以要讀文學,恰在于它提供了另一雙“眼睛”。初時,身在生活中,“看山是山”,一切直觀而表面;借助文學的陌生化之眼,跳出生活看生活,“看山不是山”,讀懂了沉甸甸的象征與寓意;最終,當我們達到一定的人生閱歷與審美高度,回到本質,大道至簡,“看山還是山”。無數景致,正是在這曲折有趣的認識過程中被點亮、被看見。
亮,意味著自幽深走向光明,讓被遮蔽的事物重煥光彩。法國作家福樓拜說:“文學就像爐中的火一樣,我們從人家借得火來,把自我點燃,而后傳給別人,以致為大家所共享?!蔽膶W是生活的鏡與燈。它既如鏡子一般,忠實映照出生活的面目,也如一盞探照燈,深入心靈幽谷,點亮隱秘的風景,讓人從“眼前一亮”到“心頭一暖”。
關注民生周刊視頻號
文章來源 | 《人民日報》2025年1月3日第20版
原標題 | 《點亮風景》
作者 | 程紅
主播 |小鐵
編輯 | 李雪
責編 | 朱浩銓
出品 | 民生周刊新媒體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