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在糧食生產大縣鶴壁浚縣,種糧大戶池喜平每天做的就是想盡一切辦法來保證小麥順利灌漿,確保今年小麥穩產高產。我們來看他都有什么絕招?
村民池喜平承包了將近300畝地,今年第一次在成片連塊的200畝麥田里用上了滴灌。因為持續干旱,到現在他已經澆了四遍水,比往年多澆了一次,所以現在麥苗長勢很好,一點也看不出干旱的影響。
鶴壁市浚縣王莊鎮東棗林村村民 池喜平:現在這個穗數群體比較多,現在每畝大概就是45-46萬穗,四八三十二,這算是60多到70粒這一穗,老人家說的就是撒土不漏,就是這種小麥。
記者:這個畝產大概有預估能多少?
鶴壁市浚縣王莊鎮東棗林村村民 池喜平:以后沒有什么自然災害的話,就是畝產在1,500-1,600斤。
就在池喜平以為澆過第四次水,他就可以坐等豐收的時候,連續幾天30多度的高溫,又讓他必須應對干熱風對小麥灌漿的影響。
鶴壁市浚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 艾新民:現在是大半仁兒了,正灌漿呢這會兒,如果地里邊干旱的話要抓緊澆水,如果地里邊不旱的情況下,就是噴施葉面肥,現在是灌的時間越長產量越高,千粒重越大。
池喜平的承包地中有80多畝屬于漫灌地,現在距離小麥收割只有不到20天,再澆水很容易引起小麥根系窒息,造成早衰或死亡,對這些地塊他決定用噴灑葉面肥的方式來抵御干熱風。
鶴壁市浚縣王莊鎮東棗林村村民 池喜平:比方說自然災害,大風天氣冰雹強降雨了,這個人工沒法干預。但是這個干熱風人工可以干預,把這個這個損失降到最小。
至于那200多畝滴灌地,池喜平感覺應該可以再澆點水,但澆多少澆多長時間他心里卻沒譜,為此,他找到了用滴灌多年的種糧大戶。
種糧大戶 付太華:咱隔個三四天,咱用滴灌在地里頭澆個兩三個小時,每畝地澆水量呢要澆個15方左右吧,這樣地里的水剛好都夠這個小麥使用,又對這個小麥產量不會造成影響,最后到落黃以后進入蠟熟期就不用再澆了。
得到秘籍之后,池喜平立即又開始忙活起來。每天仔細檢查滴灌帶有沒有破漏并及時修補,讓每一株麥子都能喝上適量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