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個咱河南的天可真不省心。高溫帶著大風,跟約好了似的一塊兒來了。
北中部不少地兒最高溫竄到35~39℃,安陽、林州局部能破40℃。這大太陽底下,地里的麥子正灌漿呢,最怕干熱風抽巴了。南部雖說涼快點,可也得盯著天,別誤了農時。
偏北風呼呼地刮,4~5級的風,陣風在西部北部能到8~9級,山區局部甚至10~11級。麥子熟得快,這大風一刮,麥穗容易掉粒,秸稈也怕被吹倒伏。
午后到傍晚,北部安陽、新鄉這些地兒還有雷陣雨,局地帶強風暴雨。這雨要是下急了,低洼地塊容易積水,剛灌漿的麥子可經不起泡。眼下正是麥收前的關鍵時候,天氣這么折騰,鄉親們心里都揪著。
往年這時候,大家都盼著天兒穩當,好讓麥子順順當當長熟。
可今年這高溫大風加雷暴,跟考驗咱種地人似的。先說這高溫,地里得及時澆水,別讓莊稼渴著。
但澆水也得瞅準時候,中午大太陽底下可不能澆,容易傷根。
“一噴三防”的藥得趕緊備上,防蟲防病防干熱風,一樣都不能少。再說大風,大棚戶得趕緊加固棚架,別讓風把棚膜掀了。地里種著果樹的,得檢查支架,怕大風把樹刮歪了。
那些老舊的晾衣繩、廣告牌啥的,該收拾收拾,別等風來了出危險。說到雷陣雨,北部的鄉親們得盯著天氣預報,雨前看看溝渠通不通。要是排水不暢,雨一下大,莊稼根泡水里可就麻煩了。
家里有老人小孩的,雷雨天別往樹下鉆,安全第一。咱農民種地,靠天吃飯不假,可也得主動跟天“較勁”。老輩人傳下的看云識天氣、用草木灰防潮這些土辦法,其實挺管用。
但現在有了天氣預報和科學法子,咱得把老經驗和新技術結合起來。我個人覺得,這時候村里該組織個農技小組,挨家挨戶看看咋應對。特別是一些種地新手,可能看著天氣犯愁,不知道從哪兒下手。
去年鄰村有戶人家,就是提前澆了水、噴了藥,麥子抗住了干熱風。收成比沒做防護的人家多了一成,這就是提前準備的好處。
可也有鄉親擔心,現在澆水會不會費工費時,萬一接著下雨咋辦?
這就是個兩難的事兒,得盯著天氣預報,靈活著來。咱不能光等著天老爺“開恩”,得自己主動出招。高溫天出門干活,記得帶足水,別中暑了,身體可是本錢。
家里有機械的,這時候該檢修檢修,馬上麥收了,別到時候掉鏈子。北部有雷暴的地兒,收回來的柴火垛得離房子遠點,怕雷擊著火。
還有那果園里的果子,套袋的得檢查檢查,別讓大風吹掉了。這天氣鬧騰,可咱種地人的勁兒不能松。現在該做的事兒,一是給莊稼補水補肥,二是加固田地設施,三是盯著天氣預報。
村里的大喇叭得多響響,把這些應對法子傳遍每家每戶。要是自己拿不準,就給縣農技站打電話,他們有專業指導。麥收馬上到了,這一仗咱得提前打好,可不能讓壞天氣把收成搶了。
“人勤地不懶”,只要咱把該做的都做到位,老天也難不倒咱。
最后再提醒一句,這高溫大風不是一天兩天,得做好持久戰準備。
家里的防曬用品、防風工具都備齊咯,別到用時抓瞎。
咱種地人不怕苦不怕累,就怕沒招兒對付壞天氣。現在有了科學辦法加老經驗,心里頭多少能踏實點。接下來這幾天,大家互相幫襯著,該澆水的澆水,該打藥的打藥。
等麥收結束,打下的糧食堆成垛,咱這心里才算是落了地。天氣無常,可咱種地的智慧是常有的,別慌,咱有招!
最后再啰嗦一句,這些應對法子要是有不明白的,評論區里說說,咱一起合計合計。
趕緊行動起來,別讓天氣誤了咱的收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