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秤嘍,體重68公斤!”5月17日,一陣陣歡呼聲從重慶銅梁區少云鎮少云村的農家院壩上傳來,來自重慶郵電大學的留學生紛紛坐進竹編秤筐里,體驗了一次立夏節氣傳統民俗——“稱人”。
這是發生在中外青少年“迎立夏·覓農趣”銅梁區節氣體驗活動中的一幕,來自俄羅斯、越南、泰國、巴基斯坦、尼泊爾等地的留學生們爭相體驗中華傳統民俗。
什么是稱人?這是我國多地由來已久的習俗,以前,人們會在這天于房梁或樹杈間,懸起一桿木桿秤,然后依次坐到秤鉤上掛著的籃筐內,一邊稱,一邊講著吉祥話,據說,在這一天稱了體重之后,就不怕夏熱消瘦了。
“嘿咻!”在少云村的農家院壩中央,留學生們坐進大竹筐內,兩名留學生用扁擔抬起竹筐,用一桿大木秤進行稱重,現場工作人員確定好重量后大聲報出體重,寓意身體健康、吉祥如意的美好祝愿。隨后,不停有留學生坐進竹筐內體驗“稱人”這項民俗活動,圍觀人群歡呼笑鬧,現場一片歡騰喜悅。
“立夏稱了體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熱,不會消瘦。同時也在提醒大家,進入夏季酷暑,要懂得保健,養好身體?!爆F場工作人員介紹道。
來自越南的重慶郵電大學留學生李凰映體驗后,對這項中國傳統民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個太有意思了,這個稱有助于健康管理。冬天的時候運動少,人們吃油膩食物比較多,到了春夏,就再次上稱看看到底增減了多少斤?!?/p>
本次活動中,還開展了斗蛋游戲、做艾草香包、書法扇面等多個節氣民俗活動?;顒酉嚓P負責人表示,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智慧與文化的結晶,通過挖掘節氣習俗,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相結合,讓外國留學生們參與趣味互動游戲,感受傳統習俗的文化內涵與樂趣,并從中學習和了解節氣知識,更好地了解中華傳統文化,也是在寓教于樂的跨文化傳播中深化對中華文明的認知與理解。
上游新聞記者 譚旭 主辦方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