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濟南5月18日電(周藝偉)全國翻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2025年年會18日在山東濟南召開。本次會議以“新時代高端翻譯人才培養的使命與責任”為主題,吸引全國翻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開設翻譯專業的院校代表及行業專家等600余人與會,共同探討新時代高端翻譯人才培養的使命與責任。
5月18日,全國翻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2025年年會在山東濟南召開。周藝偉 攝
中國外文局副局長、全國翻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于濤出席開幕式并表示,培養高端翻譯人才,要以創新為導向,各個DTI(翻譯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可借鑒“科技小院”“訂單式”培養計劃等,探索差異化、精細化的培養模式。要堅持系統思維,高等院校、用人單位可以搭建機制性的合作平臺,以翻譯項目為支撐開展聯合培養,通過共培雙師隊伍、共研實用案例庫、共創特色課程等合作方式,構建高校與用人單位之間的供需匹配、雙向融合的工作機制。
“山東作為儒家文化發源地、黃河流域對外開放門戶,依托山東自貿試驗區、上合示范區等平臺,推動高校構建‘語言+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王浩說,培育高端翻譯人才,要進一步深化校企協同,推動高校與企業共建翻譯技術實驗室、語言大數據中心,探索機器翻譯語料庫建設與教學實踐融合創新的新路徑,切實破解語言教學與行業應用脫節的瓶頸。
山東大學黨委書記任友群在視頻致辭中表示,該校逐步形成“一校三地四語種六方向”的翻譯碩士人才培養格局,為國家對外開放和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貢獻山大力量。“我們的翻譯教育要培養既通曉‘詩書禮樂’又深諳‘國際規則’的戰略型翻譯人才,要借力人工智能突破典籍翻譯‘信達雅’的千年困局,構建‘政產學研用’協同育人生態,讓人才培養與行業需求無縫對接。”
會議期間還舉行了“儒家文明外譯傳播中心”揭牌儀式。該中心由中國外文局與山東大學共建,將以齊魯文化為紐帶,系統推進儒家經典外譯與國際傳播研究,打造服務國家戰略的翻譯通道。(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