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茄子總犯難?苗弱果少、病蟲不斷,其實是沒摸對門道。茄子是能結好幾茬的“勤快菜”,從夏到秋能摘七八回,可不少人總說“自家茄子秧子旺、坐果少”。
問題出在管理上——育苗期溫度沒把控,開花期肥水沒跟上,病蟲防治不及時,樣樣都影響產量。
先說早春育苗。地溫低于15度,苗子就僵著不長,得搭暖棚保溫,白天25度左右,晚上別低于13度。
土里摻點碎秸稈或珍珠巖,讓根透氣,移栽前一周控水煉苗,再泡生根粉水,苗壯了才抗折騰。到了夏天開花坐果期,晌午頭太陽毒,花容易曬蔫,支個遮陽網很管用,就像給茄子打把“防曬傘”。開花前別猛施氮肥,多撒草木灰、骨粉,磷鉀肥足了,茄子紐子才掛得牢,落果少。
大棚種茄子的農友注意,花期放箱蜜蜂傳粉,比人工授粉省勁,結的茄子又大又周正。茄子掛果后特能“吃肥”,每隔10天澆次稀糞水,摻點復合肥,掛果多了補鈣肥,防著爛肚臍。老葉子要勤打,每棵留五六片新葉就行,通風好能減少病害,養分也集中供應果子。
紅蜘蛛愛躲葉背,發現蛛絲趕緊打藥;白粉病剛起白點子,硫磺粉兌水噴兩次,別等蔓延了才著急。苗長到一尺高掐尖,留三四根主枝,搭架子把枝條撐開,一棵能當兩棵結,空間利用更合理。
摘茄子要趁嫩,長茄子筷子長、圓茄子拳頭大,帶把兒剪不傷秧,剪完接著冒新芽、結新果。還有個關鍵容易被忽視:種過茄子的地得歇三年,跟蔥蒜、豆子輪作,夏天翻地撒生石灰,悶棚殺病菌。
有人說“茄子好種管難”,其實摸清它的脾氣——怕冷怕澇怕連作,喜溫喜肥喜透氣,樣樣照顧到就行。據農技站統計,科學管理的茄子田,畝產比粗放種植高30%以上,多收的可都是真金白銀。
也有農友圖省事,不整枝不打葉,結果苗子瘋長、果子稀拉,最后產量低還怪品種不好,這可冤枉了種子。病蟲害防治得趁早,別等大面積爆發才用藥,那時費錢費力還影響果子品質,賣不上好價錢。不同地區氣候有差異,北方早春育苗要更注意保溫,南方梅雨季得加強排水,別照搬經驗,靈活調整最關鍵。
說到底,種茄子沒太多玄乎的技術,就是得勤快——該保暖時別偷懶,該施肥時別省料,病蟲防治別拖延。看著自家茄子架掛滿紫亮亮的果子,一茬接一茬摘,再累也覺得值,這就是種地人盼的豐收景。
您家種茄子遇到過啥難題?是坐果少還是病害多?
評論區說說,大家一起支支招。
種地沒有巧,摸透莊稼習性最重要,茄子把式都是田里泡出來的,多琢磨多實踐,準能種出好收成。關注我,每天分享實用三農知識,幫您解決種植養殖難題,讓地里的收成更上一層樓。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具體種植措施請結合當地氣候和土壤條件調整,祝您豐收順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