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滄州渤海新區黃驊市羊四村黨支部書記萬俊男:扎根鹽堿地,把家鄉建設好
河北日報記者 戴紹志
5月13日,滄州渤海新區黃驊市羊三木回族鄉羊四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萬俊男,來到村北的旱堿麥田里,查看小麥生長情況。
陽光下,正處于灌漿期的小麥長勢良好。風掠過的麥田,像綠色的海洋。
5月13日,萬俊男在羊四村查看旱堿麥灌漿情況。河北日報記者 張昊攝
“咱村7000多畝麥田,基本上種的都是旱堿麥良種‘捷麥19’?!比f俊男說,這段時間正是小麥田間管理的關鍵時期,需要做好病蟲害防治和田間監測,為豐收打下基礎。
擦了擦額頭上的汗,萬俊男又來到不遠處的另一片鹽堿地,村民們正在地里施肥作業。
“這片鹽堿地臨河,屬于沙質土壤,透氣性好,適合紅薯生長。去年5月,我們從山東臨沂引進了一批紅薯苗,在這5畝地里搞試驗,當年收獲了2.5萬斤紅薯。”萬俊男介紹,這兩天,他們正在施肥、起壟,今年再引進新的紅薯苗進行種植。
1990年出生的萬俊男,是土生土長的羊四村人。大學畢業后,他跟隨父親經商,但對家鄉的熱愛和牽掛,讓他選擇回到村里。2021年,他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
“選擇了,就要干出個樣子”,這是萬俊男微信朋友圈主頁的一句話,表明了他的決心。
他上任4年來,通過土地流轉、種植紅薯等舉措,讓村集體收入由30萬元增長至120萬元。2024年7月,村里還成立了黃驊市旱堿臻品種植專業合作社,對1500畝村集體土地進行規?;N植,帶領村民增收致富。
坐上車,沿著顛簸的田間小路一路向南,記者跟隨萬俊男來到羊四村黨群服務中心。一進門,迎面墻上花花綠綠的網格,吸引了記者的注意。“這是咱村的網格分布圖?!比f俊男說,從2021年起,他就一直在琢磨如何做好村莊管理。
在挨家挨戶走訪、摸底后,根據村莊布局,他繪制出這張網格圖,將全村分為5個網格片區。他任村總網格長,村“兩委”成員分別任5個片區網格長,讓管理更精細。
2022年,他們在雨季巡查時發現,一下大雨,村里的排水就成了問題,雨水經常漫過村里街道,還會泡壞莊稼。
萬俊男為此很著急。淤積多年的坑塘,是村里的老大難。老舊失修的排水泵站,也是排水不暢的關鍵。
他找來挖掘機清淤,一干就是一夏天;向上級爭取水利建設資金,投資50萬元建起新排水泵站……
如今,遇到雨天,雨水順著排水溝匯入坑塘,連同農田溝渠外的雨水一起流向新排水泵站進行處理,村里和農田不再積水。不僅如此,農田土壤鹽堿化程度由此逐年下降,旱堿麥產量逐年增加。2024年麥收,全村旱堿麥平均畝產超200公斤。
今年6月,村里計劃再建一座排水泵站,進一步提高村里的排水能力。
村里的敬老食堂,也是萬俊男的心頭事。
“前兩年,我去村里一位80歲老人家里走訪,看見他的午飯就是熱水泡饅頭,我當時眼淚就下來了。”萬俊男發現,因為子女中午在外務工不回家,村里不少老人的午飯就湊合著吃。他當時就下決心,一定要讓老人們吃上可口、免費的午餐。
2023年6月,羊四村敬老食堂正式開業。
30多平方米的食堂里,干凈整齊,食材豐富。目前,全村44名75歲以上的老人可以免費在這里吃午餐?!拔移綍r總愿來這兒轉轉,看看還缺什么東西?!比f俊男說。
這天中午,老人們吃的菜是土豆牛肉、黃瓜雞蛋。
在隔壁活動室參加活動的82歲張洪月老人,看到食堂開了門就走了進來?!懊刻煳叶荚谶@兒吃得飽飽的,大伙有說有笑,可樂和呢!”看到萬俊男,老人忙拉著他的手高興地說。
“我是在這片鹽堿地上長大的,鄉親們看著我一步步成長?!比f俊男說,他要扎根鹽堿地,把家鄉建設好,讓大伙過上更好的日子。
來源:河北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