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下旬農忙正酣,天氣卻唱起“對臺戲”。氣象預報顯示今明兩天多地強降雨要來,局地暴雨兇猛。
東北農田剛拔節,最怕雨水夾著冰雹砸。
老把式都說“立夏雨勤,五谷攢勁”,可急雨成澇也傷苗。北方玉米拔節期遇短時強降水,得趕緊清溝防漬。內蒙古東部雨后天晴別大意,早晚溫差大要防倒春寒回頭。
南方這會兒早稻抽穗,暴雨接力賽最考驗排澇功夫。湖南江西的稻田,排水溝得扒拉深點,別讓禾苗泡水里。廣西北部種果樹的鄉親,暴雨前要加固支架,免得果子打落。
西北到黃淮過兩天要沖40℃高溫,小麥灌漿期最怕干熱風。河南陜西的麥田,該提前噴點葉面肥,給麥子補補水。
高溫天進地干活,晌午頭千萬別去,容易中暑耽誤事。有人說“看云識雨是老經驗”,現在手機上的氣象預警更及時。
比如東北的雷陣雨啥時候來,提前半小時就能知道準備。
南方的暴雨預警一響,趕緊去檢查大棚薄膜有沒有漏。老一輩用草木灰防作物受潮,現在配上塑料膜效果更好。但不同作物脾氣不一樣,得按生長期來應對天氣。
就像早稻抽穗遇暴雨,要及時排水還要補點鉀肥壯稈。玉米地積水超過6小時,就得趕緊沖灌清水減少損傷。有人擔心連續降雨后,病蟲害會不會跟著來搗亂。
這時候得提前準備農藥,雨停后葉面噴施防病害。華北地區高溫前沒澆地的,這兩天抓緊灌一次跑馬水。
別等太陽把地烤裂了再澆水,容易傷根影響莊稼長。我個人覺得,現在種地既要聽老輩的經驗,也要看科學的預報。手機里的氣象APP就挺好,啥時候下雨升溫都能提前知道。
但有些偏遠地方的鄉親,可能不太會用這些新工具。這就需要村里多組織些培訓,讓大家都能看懂預警。眼下最緊要的是,趁著雨還沒下透,趕緊把排水溝挖通。
北方收大棚的農戶,檢查一下支架是否牢固,別讓大風吹翻。南方種蔬菜的,暴雨后要及時清園,拔掉爛葉免得傳染病害。高溫來臨前,儲備些遮陽網和防暑藥品,別到時候抓瞎。
可能有人會問,這么極端的天氣,以后是不是會越來越多?這就需要咱們平時多保護土地,增強農田的抗災能力。比如多種些防護林,既能防風又能調節小氣候。
還有農田水利設施要維護好,關鍵時刻能排澇抗旱。
最后說句實在話,天氣無常但人有準備,提前動手就能少受災。現在就行動起來,把護田的招兒落到實處,別等災害來了才后悔。
要知道,莊稼長得好不好,全看咱們能不能跟天氣“搶時間”。關注網易號,后續還有更多實用的護田技巧分享給大家。記住,種地靠天更靠人,提前謀劃才能保住豐收的希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