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華北地區的老鄉注意了,明后兩天有強對流天氣。局地可能下冰雹,正好趕上春玉米出苗的節骨眼。玉米剛鉆出地皮沒多久,小苗稈細葉嫩的。
要是被冰雹砸了,輕則葉子破洞,重則稈子折斷。往年就有不少地塊,因為雹災鬧了減產。
“立夏前后,種瓜點豆”,可今年天氣有點反常。
不少老鄉看著地里的苗,心里都犯起了嘀咕。老輩人傳下來說,遇到冰雹前要趕緊給苗搭棚。以前條件差,用樹枝、秸稈扎個簡易架子。
上面鋪點草簾子,能擋一擋砸下來的冰雹。現在條件好了,咱可以準備些防護網。輕便又結實,提前罩在苗床上,效果更好。
東北那邊開春也常遇低溫,他們用秸稈覆蓋。咱們華北這次防冰雹,也能借鑒這個思路。不過光靠土辦法還不夠,得結合科學措施。
農技站早就說過,苗期補肥能增強苗子抗逆性。這兩天趕緊噴點磷酸二氫鉀,讓苗子長得壯實點。大棚種植的老鄉,要檢查棚架是否牢固。
把棚膜壓緊,別讓冰雹把棚頂砸出窟窿。有些老鄉可能覺得,下冰雹是老天爺的事,干著急沒用。其實提前做好準備,能減少不少損失。
就像去年河南有個村子,提前搭了防護網。
雹災后別的村苗子傷了大半,他們的地卻保住了八成。
這說明只要辦法對路,咱農民也能和天氣“掰掰手腕”。
我個人認為,老經驗和新技術結合最靠譜。
既不能全靠老一套,也不能丟了傳統智慧。現在離冰雹到來還有時間,趕緊行動起來。
先把地里的苗子情況檢查一遍,心里有個數。需要買防護網、肥料的,抓緊去鎮上農資店。
要是拿不準具體做法,鎮上農技員隨叫隨到。可別等到冰雹來了再著急,那時候就晚了。每年總有天氣不順的時候,關鍵是咱得主動應對。
“人勤地不懶”,咱多費點心思,苗子就能少遭罪。具體到不同地塊,可能還得調整辦法。比如坡地容易積水,除了防雹還要挖好排水溝。
低洼地潮氣重,得提前撒點草木灰祛濕。
這些細節做好了,整體損失才能降到最低。
最后再提醒一遍,這兩天多留意天氣預報。手機上的預警信息別忽略,該動手時別拖延。大家要是有啥好的防雹經驗,也歡迎在評論區分享。
互相幫襯著,咱種地的底氣就更足了。
只要咱準備充分,就算遇到冰雹也不怕。苗子保住了,秋天的收成才有盼頭。
趕緊動起來吧,別讓天氣耽誤了咱的收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