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廣播里總說冷空氣要南下。老輩人講“清明斷雪,谷雨斷霜”,可今年天兒有點反常。東北多地預報明晚氣溫要跌到零下三度,剛露頭的玉米苗怕要遭罪。
南方田里積水還沒排凈,又趕上連陰天,早稻秧苗都打蔫了。村東頭李大爺前天剛給大棚加蓋了草簾子,說這法子他用了三十年??赊r技站小王昨天挨家挨戶講,光靠草簾子不夠,得配合地膜覆蓋。
我瞅著天氣預報圖上那大片藍色區域,心里直犯嘀咕:今年春耕咋這么難?
華北地區小麥正拔節,最怕夜里突然降溫,穗子長出來會帶癟粒。有經驗的農戶早把草木灰備好了,說是撒在根部能抗寒,這土辦法到底管不管用?
鎮上農技站發的資料說,倒春寒前澆次透水,能提高地溫兩三度。可有些散戶覺得麻煩,總想著靠天吃飯,往年吃的虧還不夠嗎?
廣西那邊種果樹的老張來電說,他家沃柑樹正開花,最怕陰雨加低溫。
他去年沒防住,果子坐果率掉了三成,今年說啥都要提前噴防凍劑。不同地塊情況不一樣,平原地區風大,得給幼苗搭防風障。山區晝夜溫差大,白天得掀膜透氣,晚上再蓋緊,麻煩是麻煩,可保苗要緊。
現在市面上防凍劑種類太多,到底選哪種?好多人都拿不準。村里微信群天天有人問:“鄉政府啥時候組織技術培訓???
”大家都盼著有個準信。我個人覺得,老辦法和新技術都得結合著來,光信一頭容易出問題。
就像東北這邊,既用傳統的熏煙法增溫,也得配上現代的大棚加固技術。南方排水別光靠挖溝渠,地勢低的地塊該用上抽水機,效率高很多。
去年鄰縣有個村子,靠科學防倒春寒,糧食減產比別處少了一半。
他們的經驗是:提前十天看天氣預報,物資準備分三批,第一批最關鍵。眼下最要緊的是,趕緊把家里的塑料布、草繩、化肥檢查一遍。
拿不準主意的,直接跑趟鎮上農技站,別耽誤了最佳預防時間。這次倒春寒影響范圍廣,各地情況不同,得多交流經驗才行。有人可能覺得麻煩,可想想秋后的收成,現在多流汗,秋天少流淚。
記住了:種地跟著天時走,預防做到前頭,收成全在細節里。趕緊動起來吧,明天一早先去田里看看苗情,別等凍壞了再后悔!
關注網易號“三農氣象通”,后續還有各地實時天氣應對指南。農時不等人,天氣多變幻,咱種地人就得眼觀六路、手勤腳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