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姚雪青
《人民日報》2025年5月19日12版 版面截圖
原題:江蘇推出“家門口看大展”
“小粉爐”領跑 國寶來“敲門”
周末,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居民胡芳約朋友到蘇州灣博物館參觀。這里是“數見蘇韻·家門口看大展”環省行第十站,南京博物院、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蘇州博物館等的21件國寶文物來“敲門”。
文物陳列在博物館一層的兩個臨展廳。在1號廳,巨大的裸眼3D屏幕多角度呈現文物細節,立體影像帶來令人震撼的視覺體驗。
穿過一條“水文化藝術走廊”,巡展最受歡迎的“小粉爐”(芙蓉石蟠螭耳蓋爐)映入眼簾。南京博物院的芙蓉石蟠螭耳蓋爐、錯銀銅牛燈,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的掐絲琺瑯鎏金太平有象熏爐,蘇州博物館的饕餮紋玉杯,分別被陳列在數字獨立柜中。與普通展柜不同,一面使用三維特效技術的顯示屏可以旋轉展示文物和放大觀看。胡芳在屏上輕輕一點,文物的詳細介紹就出現在眼前:“小粉爐”由一整塊芙蓉石雕刻而成,硬度較高、質地較脆……
一旁就是5G大運河沉浸式展覽。游客站上“船頭”,5分鐘便可穿越運河沿線8省17市,身臨其境感受運河之美。2號廳設有虛擬展廳體驗區,游客可以點擊屏幕線上觀展,還能佩戴VR眼鏡沉浸式暢游省內3家博物館近年舉辦過的“爆款大展”,一些游客直呼來“補課”了。
結合這次展覽搭建的文創市集人氣也很旺。冰箱貼、蓋章本、毛絨玩具……許多年輕游客排隊采購、收集蓋章。“環省行第十站開始以來,單日人流量不斷創下新高,文創店銷售額同比增長近七成。”蘇州灣博物館講解員楊琴琴說。
南京博物院文創部主任田甜說,院方會在巡展過程中不斷開發文創產品、豐富種類,更好滿足消費者“把文物帶回家”的需求。例如“小粉爐”周邊文創已從最初的擺件、冰箱貼增加到如今的40多種產品,還與江豚壺組“CP”,讓更多人了解文物、愛上文博。
環省行活動去年9月首展以來,已在江蘇省內10個設區市舉辦,多地博物館創下單日最高參觀人次紀錄,也帶火了“蓋章打卡買文創”的博物館經濟。
博主小鄒鄒:
網友讓我作一篇“命題作文”——用食材復刻“小粉爐”。做功課時我了解到,這個文物以芙蓉石整體雕刻而成,質地很通透。我嘗試了不同材質,最后選擇了融化的糖漿。用糖漿澆鑄成形來還原文物并不容易。我先用碗盤拼出個大概,再用陶泥修修補補做母坯,最終呈現的糖版“小粉爐”效果很好。舉起成品,看著光線穿透糖體折射出粉色光暈,我對文物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