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外交舞臺退場后的首次重磅發聲,前美國駐烏克蘭大使布里奇特?布林克將矛頭直指特朗普團隊的俄烏談判策略。這位曾在烏克蘭戰火中堅守崗位的外交官,毫不留情地指出美方現行政策正陷入 “施壓受害者” 的危險境地,在與俄羅斯的談判中給予對方過多主動權。
在接受 CBS 新聞《面對國家》節目專訪時,布林克道出了自己離職的核心原因:“我辭去駐烏大使及外交職務,是因為本屆政府自上臺起,就將壓力施加于受害方烏克蘭,而非挑起沖突的俄羅斯?!?/strong> 她強調,雖然結束戰爭是眾望所歸,但 “以任何代價換取的和平絕非真正的和平,這不過是綏靖政策。歷史教訓告訴我們,綏靖只會引發更多戰爭”。
作為職業外交官,布林克的履歷豐富且扎實。1996 年加入美國國務院后,她先后在貝爾格萊德、塞浦路斯等地任職,還曾擔任國務院政治事務副國務卿的特別助理,長期深耕歐洲與高加索地區事務。2022 年 5 月,她由時任總統拜登任命為駐烏克蘭大使,肩負起在戰爭陰云下維護美國外交利益的重任。不同于部分發達國家大使多由政治捐款人擔任,駐烏大使這類高危崗位,往往由布林克這樣經驗豐富的職業外交官擔綱。
布林克在接受采訪時明確表示,俄烏談判的目標應當是 “符合美國利益的和平”,具體而言,就是確保烏克蘭保持獨立、有效遏制俄羅斯,并向中國釋放正確信號。她透露,今年 2 月就察覺到特朗普處理俄烏和談的傾向,尤其是澤連斯基訪美期間,遭到美國副總統萬斯等人的攻擊,這令她深感不安。
布林克還給出強硬建議:“在普京同意可核查的無條件?;?,并朝著公正持久的和平邁進之前,美國不應與俄羅斯舉行任何會談、做出任何讓步,更不能給予其任何形式的承認。” 她強調,美國必須吸取歷史上綏靖政策失敗的教訓,避免重蹈覆轍。
回顧歷史,20 世紀 30 年代英法對德國的綏靖政策,縱容了希特勒的野心,最終導致二戰爆發,生靈涂炭。如今俄烏沖突局勢復雜,特朗普團隊的談判策略不僅在美國國內引發爭議,也在國際社會激起波瀾。歐洲盟友擔心美國的妥協可能損害北約團結,烏克蘭更是擔憂被 “犧牲”。而俄羅斯方面,對于美方態度的變化保持警惕,任何談判細節都將牽動地緣政治格局。
布林克的批評,折射出美國外交政策在不同政府間的巨大分歧,也讓外界看到俄烏和平進程面臨的重重阻礙。究竟特朗普團隊會如何調整策略,又能否打破僵局實現真正和平,不僅關乎俄烏兩國命運,也將深刻影響全球地緣政治秩序,這場外交博弈的后續發展,值得所有人密切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