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版權歸新華社及相關記者所有,著作權歸今日頭條作者“集影閣”所有。原圖文具有一定歷史價值,略有刪減。媒體類平臺需本人同意后方可轉載!
1968年1月2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在云南某地隆重舉行祝捷慶功大會,熱烈慶祝1月20日下午擊落美帝軍用飛機無人駕駛高空偵察機一架的重大勝利,表彰作戰有功人員。
日本各界友好人士和旅日華僑代表,1968年4月11日下午在橫濱港中央碼頭舉行集會,熱烈歡迎中國自己研究、設計、制造的萬噸級遠洋貨輪——“東風”號首次到達日本。
1968年
湖北省新洲縣劉集公社8千畝棉花獲得好收成。這是該公社二大隊第六生產隊社員在翻曬新棉。
1968年
山東棗莊市郊區80多萬畝小麥獲得豐收后,廣大貧下中農和干部迅速超額完成了全市夏糧征購任務,是歷年夏糧征購任務完成得最早、最好、最多的一年。
1968年
山東諸城縣百尺河公社劉家河套村提出向全國農業戰線上的紅旗——大寨學習,并采用了大寨記工法。
上海第一醫學院的19名知識青年,響應“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的偉大號召,1968年3月到貴州劍河縣少數民族聚居的偏僻山區安家落戶,全心全意地為貧下中農服務。
1968年
1958年回鄉參加農業生產的知識青年邢燕子(拿書者)和落戶在河北寶坻縣司家莊的天津市知識青年一起交談參加農業生產勞動的切身體會,互相勉勵。
1968年
海南瓊海縣煙壙公社長山園大隊文藏生產隊的貧下中農,除了管理學校外,還幫助學生成立校外思想學習小組,并擔任輔導員。
村史展覽館 1968年
貧協主任賈進才在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著名的山西昔陽縣大寨大隊的大寨學校,是個7年制學校。有5名教師,7個班,125名學生。1958年以來,堅決貫徹執行了無產階級教育路線,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
1968年
在暑假期間,天津延安中學的師生,深入街道,同街道居民一起開展革命大批判。
1968年
上海第二紡織機械廠成功設計制造一臺具有世界先進水平和我國特色的A512細紗機。
1968年
上海鼓風機廠職工,在深入開展大批判的同時,在兄弟單位大力協作下,經過一年又十個月的奮戰,終于試制成功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我國第一臺動葉可調節軸流鼓風機。
1968年
北京第二毛紡織廠精紡車間工人正在使用自己制成的半自動落紗機。
工程師倪志福(右二)和北京市的鉆工們 1968年
北京永定機械廠的鉆頭研究小組,在兩年多的時間中,研究和總結了中國鉆工革新、創造鉆頭的先進經驗,完成了7種新型鉆頭的定型工作,效率比一般鉆頭提高2至5倍。
1968年
北京第二毛紡織廠革命工人,在駐廠解放軍同志的幫助下,認真搞好斗、批、改,組織了工人業余調查小組,對一切舊的不合理的規章制度進行了調查,邊調查,邊批,邊改。
1968年
這是在歡慶南京長江大橋鐵路橋建成并通車的日子里,滿載旅客的扎彩列車通過大橋的情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