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5年,康熙娶了年僅12歲的赫舍里氏。不料,洞房時已經等不及的赫舍里氏自己扯下了蓋頭。康熙當場愣住,眼睛直勾勾地盯著她不停歇。
沒有見到赫舍里真容之前,康熙是不愿意娶親的,因為他這一年堪堪十二歲,還是一個被人操控的傀儡。
雖然皇家的十二歲和尋常人的十二歲不同,但康熙由心覺得自己不應該這么早成婚,更不應該娶一個同樣帶著任務而來的女人。
赫舍里的祖父是清朝開國大臣,所以赫舍里家族在清朝的地位可想而知,康熙沒有成婚之前前朝已經打成了一鍋粥。
手握大權的鰲拜不滿赫舍里被封為皇后,因為赫舍里家族和他不是同一條戰線上的,如果皇后的人選不能為他所用,那他在后宮中的勢力將會大大削弱。
和鰲拜抱有同樣想法還有遏必隆,這位更是重量級人物,他的外祖父是努哈爾赤,而他的父親是“開國五大臣”,母親是和碩公主。
這樣的身份和家世做皇帝都不為過,所以遏必隆根本不滿足現在的身份地位,他從順治在位的時候就開始為政,康熙登基的時候他直接升為了輔政大臣。
輔政大臣的權勢加上原有的身世,如果說遏必隆對那個位子沒有任何想法是根本不可能的,但他卻沒有一個名正言順的篡位方法,所以他只能極力推舉女兒成為皇后。
康熙的皇后是孝莊太后為他欽定的,在此之前遏必隆多次在孝莊太后面前提起自己的女兒,言外之意很明顯。
和遏必隆結親確實是強強聯合,但他的目的性太強了,孝莊太后也是從權利的旋渦中廝殺出來的人,她怎么可能放任這樣一個定時炸彈留在身邊。
皇后的人選必須要有家世,有容貌,更不能和鰲拜和遏必隆一樣心懷不軌,于是孝莊太后就看中了赫舍里家的女兒。
鰲拜和遏必隆的夢想破滅后便在朝堂上大力反對,他們兩個罕見的站在了同一條戰線上,不過這次并沒有如愿。
大婚前一晚,赫舍里的父親噶布喇對她多番叮囑交代,其實來來回回也就那幾句話,進宮后要抓住皇帝的心,要生下皇子,更要和家族一條心。
每個嫁進皇宮的女人都會聽到這番話,她們的未來和家族息息相關,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以家族和皇嗣為重。
赫舍里順從的向父親行禮表示自己記下了,她身上的擔子太重太重,后宮那個風云詭異的地方一旦踏進去就再也無法翻身。
這天晚上赫舍里一夜未眠,她的房間中放置了很多嫁妝,即便是嫁到皇家她也要備上豐厚的嫁妝當做底氣。
第二天天色還沒有亮起時,赫舍里就被人簇擁著坐到銅鏡前開始梳妝,鏡子中的人有著一對細長的柳葉眉,明亮的眼睛中透著細碎的星光,讓人看了忍不住沉淪。
長長的睫毛仿佛蝴蝶的翅膀一樣不安的顫動,赫舍里內心的慌張也一覽無余,隨著蓋頭的落下她所有的擔憂和不安徹底成為定局。
按照清朝的禮儀,帝后大婚時皇后的鳳輿要在儀仗隊伍經過大清中門后在太和殿臺階前下轎,赫舍里在女官的攙扶下走到臺階前一步一步走到坤寧宮。
康熙就在坤寧宮等著赫舍里的到來,然后兩個人如尋常夫妻一般行合巹之禮,隨后就是宴席,皇后的大婚要比尋常人家的更隆重更繁瑣,一套流程下來赫舍里也疲憊不堪。
一切禮儀結束后,康熙邁著沉重的步子來到坤寧宮,沒有掀蓋頭之前他還在不滿這樁婚事,因為他不想成為別人手下的傀儡。
但當他掀開蓋頭后一且都不一樣了,在紅燭的照映下赫舍里的容貌然若謫仙下凡一般,讓他心中不悅一掃而空。
康熙一雙眼直勾勾的盯著赫舍里不舍得移開,這樁婚事好像也不是很難接受,這段婚事也逐漸變成了讓他歡喜的事情。
赫舍里入宮四年后生下了嫡長子,康熙很是疼愛這個嫡長子,如果他沒有早夭的話,在日后的奪嫡戰中說不定他還會占據很強的優勢。
這個孩子在三歲的時候因病早夭,兩年后赫舍里生下胤礽后病逝,康熙對此更是悲傷,胤礽在日后成為了太子,不過他沒有守住自己的地位,最后反倒成了階下囚,一手好牌也沒有打贏。
信息來源:《清史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