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也是連接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的橋梁。這里,有鐫刻千年記憶的漢畫像石,在刀刻筆痕間訴說先民的智慧;有凝萃技藝巔峰的青銅器,在斑駁銹跡里見證古代匠人的匠心。今年的5月18日是第49個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是:快速變化社會中的博物館未來。讓我們走進山西紀念性博物館,追溯紅色印記的崢嶸歲月。
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抗日戰(zhàn)爭時期八路軍總司令部所在地
1937年8月,八路軍奔赴山西抗日前線,武鄉(xiāng)縣境內(nèi)的磚壁村和王家峪村是八路軍總司令部駐扎時間最長的地點。王家峪村距武鄉(xiāng)縣城45公里,總司令部舊址設在村北三座相連的民居中。磚壁村在王家峪村之東約10公里,總司令部舊址在村東玉皇廟內(nèi)及周圍的佛爺廟、奶奶廟、李家祠堂的一組建筑群中。兩村皆位于太行山腰,地勢險要。朱德、彭德懷等領導人在此曾指揮華北地區(qū)的抗日游擊斗爭。
山西國民師范舊址革命活動紀念館國家三級博物館
紀念館庫房面積60平方米,館藏文物1900余件,資料15000份,其中國民師范印制的10余種教科書、犧牲救國會員證、國民師范學校學生同學錄等為該館的重要收藏。紀念館占地面積約6600平方米,建筑面積3500平方米,展廳面積1000平方米,大小展廳14個,館內(nèi)陳列有“犧盟會陳列”“山西新軍陳列”“國師學生用具陳列”“山西革命傳統(tǒng)教育陳列”“中共太原地區(qū)斗爭史陳列”等,還有1997年5月3日落成的彭真同志題詞的“山西建團紀念碑”。
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舊址紀念館國家二級博物館
山西黨組織的建立,在山西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為山西人民的革命斗爭指明了正確方向,從此掀開了山西歷史的嶄新篇章。彭真故居是彭真同志出生和青少年時期成長、學習的地方,位于侯馬市垤上村,毗鄰澮河濕地十里長廊,1902年10月12日彭真同志誕生于此,并在此生活了20年,直到1922年9月,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學,到省會太原讀書。2006年對彭真故居進行了修繕,2012年10月12日竣工并對外開放,故居館占地63.8畝,建筑面積9986平方米。
山西呂梁山革命博物館國家三級博物館
目前,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命名為“山西省國防教育基地”;被山西省委宣傳部命名為“基層理論宣讀示范點”;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呂梁市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館藏文物10000余件,展廳面積1410平方米,七個展區(qū)主要陳列革命先驅、晉西游擊隊、紅軍東征、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抗美援朝時期的革命文物真跡,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呂梁革命史體系。
八路軍太行紀念館國家一級博物館
作為全國最大的抗戰(zhàn)歷史文物收藏、保護、研究、展示中心之一,八路軍太行紀念館館藏豐富,擁有各類藏品上千件,尤以八路軍抗戰(zhàn)歷史文物的收藏最具特色。其中,國家一級文物達上百件,館藏革命文物數(shù)量及一級藏品數(shù)量均居全國紀念館前列。館區(qū)主要分為主展區(qū)和游覽區(qū)兩大部分。主展區(qū)包括八路軍簡史陳列廳、八路軍將帥廳、日軍侵華暴行廳;游覽區(qū)包括八路軍游擊戰(zhàn)術演示廳、八路軍抗戰(zhàn)紀念碑、八路雄風碑林、徐向前元帥紀念亭等。紀念館先后接待了習近平、劉云山、江澤民、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華國鋒、楊尚昆、宋平、劉華清等老一輩革命家,年均接待觀眾80萬人次。
紅軍東征紀念館國家二級博物館
紅軍東征紀念館是全國唯一的介紹紅軍東征這一歷史事件的專題紀念館,是廣大民眾集中了解和認識我黨我軍這一段光輝歷史的窗口,同時也是弘揚民族精神、宣傳先進文化、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養(yǎng)的重要教育基地。紀念館基本展覽《紅軍東征——影響中國革命進程的一次戰(zhàn)略行動》集中、全面、詳實地展示了黨中央、毛主席于1936年2月至5月率領中國人民紅軍抗日先鋒軍在三晉大地東征抗日的歷史史實與豐功偉績,鮮明地體現(xiàn)出紅軍東征所蘊含的東征精神,也反映了紅軍東征在中國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歷史意義。
麻田八路軍總部紀念館國家三級博物館
總部辦公大院(辦公室)是當時的辦公室(作戰(zhàn)科),東七間為一、二居室,如今屋內(nèi)展出了一些當時抗戰(zhàn)時期的實物照片等。西上四間是彭總司令房間,室內(nèi)按當時原樣陳列,外室陳列彭總生平及當時抗戰(zhàn)的照片實物等,還有一些反映彭總當年的生活用品。南面的房間是何廷一、騰代遠的房間。此外,大院內(nèi)還有警衛(wèi)員房間和北樓東側的總部機要秘書的兩間帶地窯的房間,大門東側則是當年八路軍總部的伙房。
垣曲縣革命老區(qū)紀念館國家三級博物館
紀念館占地6800平方米,按類別共分八大展區(qū)36個展館,收藏了各種實物展品1470余件,各種歷史圖片、影視照片600余幅,繪制各個歷史事件的展板和壁畫500余平方米,真實再現(xiàn)了一個世紀以來垣曲縣革命斗爭的歷史進程,也是垣曲這塊古老的土地歷史文化的真實載體。
來源:山西省人民政府門戶網(wǎng)站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