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第49個“國際博物館日”當天,歷時1年建設的龜茲博物館正式開館。作為國內首家以龜茲文化為核心的綜合博物館,它將肩負起保護傳承龜茲文化的使命,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陣地。
圖為游客在龜茲博物館參觀。(王紅麗 攝)
龜茲博物館位于新疆庫車市友誼路,毗鄰龜茲魏晉遺址博物館,以“龜茲是中央政權經略西域的中心”為核心主題,按編年體通史脈絡,從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三大板塊,結合歷史事實、考古實物、文化遺存及文獻記載闡釋龜茲歷史。
庫車曾是古絲綢之路樞紐重鎮,東西方文明在此交融,孕育出獨具魅力的龜茲文化。龜茲博物館融合文物陳列、場景復原、多媒體展演等形式,運用光影技術、互動裝置等打造沉浸式體驗場景,全方位展現龜茲文化。
龜茲博物館展陳項目負責人李華說:“館內大量運用全息成像、360度環幕、裸眼3D、幻影成像等多媒體技術,例如通過3D全景式煥活演繹空間,數字復原蘇幕遮舍利盒,動態展演龜茲樂舞,生動呈現其獨特魅力。”
當日,這座承載著千年絲路記憶的博物館吸引眾多游客和市民參觀。
上海文化研究愛好者周昕說:“展廳以清晰的時間脈絡,結合趣味展陳形式,讓觀眾深入了解龜茲文化發展歷程。”
庫車市民布海里且木·依布拉音說:“館中文物見證了各族群眾守望相助、休戚與共的歷史。”
龜茲博物館副館長馮偉介紹,該館建筑面積16201平方米,主體建筑共三層,設有龜茲歷史文化基本陳列、龜茲佛教文化藝術專題、龜茲故城專題及兩個臨時展廳,展出文物700件(套),其中國家一、二、三級珍貴文物96件(套),唐代石刻“華吉祥”佛、龜茲文書、千佛壁畫殘塊等為代表性藏品。“博物館的開放為庫車增添了文化新地標,我們將持續深挖龜茲文化內涵,豐富展陳形式,打造世界了解絲路文明的重要窗口。”
(中國日報記者毛衛華|謝超 王雪妮 王紅麗)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