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中國的經濟、科技、軍事、文化、外交各個領域在國際舞臺上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可就在20多年前有這樣一個國家,在中國船只通過其管控的海峽時,屢次使絆子阻撓,不僅提出了多個條件刁難,我們還被勒索了10億美元的天價保證金。
盡管如此,這個國家在日后也并沒有收斂,兩國的合作中這個國家毫無信譽的單方毀約,疫情期間又拒絕我們載滿救援物資的飛機借道。
近些年中國經濟發展在世界上異軍突起,這個國家一邊想著和我們合作一邊又提高關稅,一副“既要又要”的做派。
可如今這個傲慢的國家討好西方國家不成,常年飽受通貨膨脹危機,面對眼前的困局,也不得不放下姿態找上門來。
一、敲詐10億美元天價保證金
改革開放后中國的綜合國力日益增強,科技發展力度加大,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越來越高,為了中國的和平崛起,發展航母戰斗群成為當時的重要目標。
但是建設航空母艦的建造又受到諸多因素的鉗制,恰巧烏克蘭有一艘航空母艦瓦良格號,由于外部原因導致航母完成度僅有68%。
1995年烏克蘭找上中國,計劃探討瓦良格號在中國進行解體作業,可經過測算解體費用遠超瓦良格號殘余價值,于是希望中國可以收購瓦良格號。
經過漫長的4年光陰,1998年4月澳門一家公司以2000萬美元拍下瓦良格號。
此時的瓦良格號,武器設備、動力系統、電子設備都被拆除和破壞,完全沒有動力就連大軸和船舵都未能幸免,儼然只剩一個銹跡斑斑的軀殼。
1999年7月這個龐然大物依靠拖船拖行回國,船只經過土耳其控制的海峽時,土耳其政府多次阻撓,不得已只能原路返回。
最終經過兩國長達一年半的交涉,2001年 8月土耳其終于松口同意瓦良格號通過,但是開出了苛刻的條件,其中就有一條是要求中方先交10億美元的風險保證金。
歷經波折瓦良格號終于在2002年3月抵達大連港,而它就是遼寧艦的前身,瓦良格號的回國之路對我們而言不可謂不是一段屈辱的經歷。
土耳其確實嘗到了甜頭,在2022年又用類似的手法攔截了哈薩克斯坦油輪,十分不厚道。
二、反復博弈缺乏信譽
緊接著2013年9月,中國公司的“紅旗-9”防空系統以價格便宜、兼容性好的優勢最終34億美元價格中標,接下來將為土耳其建設遠程防空和反導彈系統。
事情并不順利經過兩年的拖延,土耳其單方面撤銷采購合約,聲稱要自行研發遠程防空系統,如此反復如同兒戲,消息一出中國的網友也是罵聲一片。
然而土耳其的行為還遠不止如此,2020年5月全世界都籠罩在疫情的陰霾下,饒是如此艱難的時刻,中國依然體現大國擔當。
在國內情勢緊張狀態下,不留余力的千里馳援其他國家,積極分享抗疫經驗。
5月13日一架載滿36噸抗疫醫療物資的飛機,從中國出發飛往塞浦路斯,然而途徑土耳其上空時,土耳其故技重施再次拒絕中方飛機借道。
在飛機燃油不足以繞行通過情況下,只能臨改變路線,降落在莫斯科的一個機場。
即便土耳其做出種種不友好的行為,在2023年2月土耳其發生7.8級地震,中國還是第一時間派出救援隊并提供救災物資。
隨后迎來的并不是土耳其的感謝,而是一出農夫與蛇的故事。
2023年3月土耳其宣布份對進口中國的電動車增加40%關稅,在2024年6月更是將增加關稅擴大到包含汽車配件的所有中國進口汽車。
與此同時又土耳其又推出“投資換免稅”政策,一邊提高關稅一邊又想要中國企業到土耳其投資,推動本國汽車制造業發展,這種軟硬兼施的方式顯得十分沒有誠意。
三、身陷危機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經濟全球化遭到逆流,土耳其經濟的脆弱性也日益凸顯。
一直以來全球通貨膨脹的排行榜上必有土耳其一席之地。
2022年土耳其的通貨膨脹率甚至達到了85%,原本兌美元匯率穩定在3.6 的土耳其里拉,在2023年經過10次貶值,下跌至 36 土耳其里拉兌1美元。
而今根據《每日經濟》土耳其統計局表示4月份的通脹率為37.86%,較3月份的38.1%有所下降。
即便如此教育和住房漲幅依然高達70%以上,就連漲幅最小的服裝類也有將近17%。
試想如果簡單的吃飯穿衣都變成了奢侈,那這個國家的安定也勢必變得岌岌可危。
面臨經濟危機加劇的狀況,迫使土耳其急需尋求外部資金支持。
但是2023年土耳其對美國強烈反對置之不理,堅持進口俄羅斯S-400防空導彈系統,就惹惱了美國并且遭到了經濟制裁。
土耳其想要度過這次危機,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首當其沖的成為需要“攻略”重要目標。
四、要挾中國轉移技術
眼下的局勢,土耳其也越來越重視和中國的合作。
兩國之間雖然小有摩擦,但是本質上并沒有國家利益沖突,土耳其也看中了中國高速發展能給其帶來的機遇。
不過土耳其拋出的橄欖枝并不純粹,總想“夾帶私貨”占盡便宜。
就比如2025年1月份,土耳其以儲量6.94億噸的稀土礦為餌,提出如果中國想要參與開發就必須交出稀土的加工技術。
殊不知這種行為如同跳梁小丑,2022年土耳其高調宣布發現新的稀土礦,儲量僅次于坦布里茲稀土礦(全球第一大稀土礦)。
然而兩年過去對礦藏的開采進度遲遲沒有推進,土耳其對于稀土的開采和提提純毫無頭緒,就像站在金庫外沒有開鎖的鑰匙。
而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稀土儲量,并且手握尖端的提純技術。
中國對美國、日本實施稀土斷供,當時美國F-35戰機生產線、日本氫能車計劃都大受影響,足以見得中國在這一領域的重要地位。
2024年中國和土耳其也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如果合作達成便是雙贏,但那就不是土耳其一貫的風格了,2025年土耳其就面向全球威脅中方交出技術,否則就將中國踢出局。
面對土耳其的博弈,中方既不拒絕也不讓步,轉而宣布稀土電驅技術突破,使稀土采收率大于95%,同時還減少了開采時間、試劑消耗、能源消耗。
中方的態度也告訴土耳其“合作可以,技術免談”,明明雙贏的狀態也陷入僵局。
除了豐富的礦產資源,旅游業也是土耳其的支柱產業,早在20多年前土耳其同意放行瓦良格號時,就曾要求中國每年輸送100萬游客,可見旅游業在當地有著不一般的地位。
五、中國成破局關鍵
地處特殊的地理位置,橫跨亞歐大陸,土耳其被譽為“東西方文明的十字路口”,目前已有21處遺跡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土耳其文化和旅游部官方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有40.97萬中國人赴土耳其旅行。
根據土耳其駐華大使館發布得信息來看,2025年發展旅游業依然是土耳其的重要策略,經過測算今年旅游業將為土耳其國民經濟貢獻約1353億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2%。
中國游客就成了完成這一目標的關鍵,為此土耳其全力提升旅游服務水平,開發新的旅游產品加大對當地絲綢之路文化路線的開發。
了解到中國游客的喜歡線上規劃旅游計劃,于是先后開通了抖音、小紅書、微博的賬號,分享當地美食和文化,意在吸引更多中國游客。
除此之外南方航空還開通了第二條直飛土耳其的航線,將旅途時間縮短了將近一半。
土耳其旅游部也是做足了功課,如此賣力的吸引中國游客,就是不知能否在2025年實現中國游客接待量100萬人次的目標。
土耳其有3%面積的國土在歐洲,在北約成立的第三年(1952年)就加入了北約,但是土耳其想要更進一步加入歐盟,卻屢次被拒。
歐盟在1957年組建,土耳其最早在1987年就嘗試申請加入歐盟,當時的歐盟僅有12個國家,但是歐洲國家似乎并不想帶土耳其“一起玩”,時隔37年土耳其仍被歐盟拒之門外。
與此同時2006年金磚國家開啟合作序幕,截止2023年成員國已經由初始的4國擴大到11國,目前仍有30多國排隊申請加入。
在加入歐盟上屢屢受挫的土耳其,也察覺到了金磚國家前景無限,在24年6月也曾表示想要加入。
根據外交部發言人在記者會上的回答,土耳其已經正式的遞交了加入金磚國家的申請,土耳其特殊的北約成員身份,讓中國對其仍存有戒備心。
結語
土耳其依仗優勢的地理位置,不顧美國阻攔宣布購買俄羅斯的S-400防空系統,在敘利亞問題上堅定地站在叛軍一方,還擊落了俄軍戰機,這些事跡都盡顯囂張。
如今利益當前土耳其又做起墻頭草,但是昔日土耳其收取天價保證金、單方面毀約,不顧雪中送炭情誼反漲關稅等等事件,終是扎在中國人心中的一根刺。
如今找上門來不過也是利益所趨欠缺誠意,但是我們盡顯大國風范,并沒有在明面上計較過去種種,對土耳其的示好保持務實態度,一方面推進現有合作項目,另一方也警惕其“反復無?!钡耐饨伙L格。
中國和土耳其的合作前景廣闊,土耳其在經貿研討會上也十分積極,可是在實質問題上并未作出讓步,這樣的示好反而更像是一張空頭支票,那么關于中土合作大家有什么看法歡迎探討。
[免責聲明]文章的時間、過程、圖片均來自于網絡,文章旨在傳播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請觀眾勿對號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擊等方面。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觀臆斷的惡意評論,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實性存在爭議、事件版權或圖片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作者,我們將予以刪除。
參考資料:
《歷經周折 從"瓦良格"號到中國首艘航母誕生始末【5】》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2.11.23
《俄媒:被土耳其拒入領空,中國飛往塞浦路斯運送醫療物資飛機改降莫斯科》環球網 2020.5.14
《專訪|土耳其力爭為中國游客提供多樣化體驗與便捷服務——訪土文旅部長穆罕默德·努里·埃爾索伊》環球時報2025-05-03
《土耳其力爭為中國游客提供多樣化體驗與便捷服務》2025年05月03日 北京日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