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臺有家長留言說自家孩子只喜歡玩草玩水玩泥巴,不喜歡玩需要動腦子的益智類玩具。
看起來特別幼稚,問我有沒有可以分享的玩具。
其實對于孩子來說,萬物皆玩具,萬物皆可玩。
只要孩子能夠專注于玩,在玩中獲得極大的快樂和滿足,這本身對于大腦發育就是一種非常好的刺激。
我們對于孩子的“玩”不要太功利哦,并不是只有愛玩益智類玩具的孩子才聰明。
不過,能帶給孩子快樂的玩具也不一定都是好玩具,比如手機、電視。
下面這3種玩具,我們可以多多提供給孩子。
1、大自然給孩子的玩具
人為什么要去感受自然呢?腦科學家說,人在感受美好的時候,大腦的某個區域會特別活躍--《通往幸福的教育》
現代物質生活越來越高,商場里的玩具琳瑯滿目,到處都是兒童游樂場。
但實際上,孩子最喜歡的玩具都在大自然里。
如果把孩子放在大自然里,你會發現他們真的就是大自然的孩子,能發掘出各種各樣的玩法:
和水玩,在小溪里翻開水里的石頭找螃蟹,找蝌蚪,撈魚抓蝦,在大海邊追趕浪花,撿貝殼。
和沙土玩,哪怕沒有帶挖沙工具,孩子依然可以撿個棍子樂此不疲的挖起來,用沙子堆城堡,做蛋糕,插幾根樹枝當蠟燭,再裝點幾片樹葉。
和花草樹木玩,只要是孩子,無一不愛揪樹葉拔草,樹葉和草在他們眼里,能變幻出無數場景,可當恐龍的糧食,可當裝食物的盤子。
和風玩,把風箏遞給風,帶給藍天白云,自己則緊緊拽著風箏線,等待風的信號,風強了,就使勁兒放線,風弱了,就開始奔跑。
和雪玩,堆雪人打雪仗,在雪地上摔個大屁蹲。
和昆蟲玩,螞蟻、西瓜蟲、蜜蜂、毛毛蟲、蚯蚓、甲殼蟲、蝴蝶,螞蚱等這些我們大人不待見的昆蟲,在孩子眼里卻是神秘的寶藏。
他們會因為找到一只螞蟻而歡呼雀躍,蹲在那里,屁股撅的老高,瞪大眼睛仔細觀察。
別把孩子養在“玻璃罩子”里,用干干凈凈、整整齊齊的規則束縛他。
即便出門不帶玩具,孩子也能快速和大自然里的玩伴打成一片。
放松、自由、快樂的感受,是促進孩子大腦發育、身體發育的重要因素。
紀錄片《國家地理》中有一個專欄是采訪國家地理的編輯,幾乎每個編輯都有屬于自己的一個原生態的小花園。
里面種滿了各種植物,吸引各種昆蟲來樹葉上產卵。
對于每一個植物、昆蟲的特點和習性,他們都如數家珍,侃侃而談,能看出來他們對自然的熱愛,最后再把這份熱愛變成一生從事的工作。
在采訪里,這些編輯的談吐都是從容不迫的,這大概就是長期浸潤在大自然里獲得的安寧和平靜吧。
所以,如果非要選一種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長的玩具,大自然一定是首選。
2、家中的鍋碗瓢盆、瓶瓶罐罐等廢舊物品
許多父母都有這樣的感觸,花了大價錢給孩子買的玩具,不如一個塑料袋、一包抽紙巾好玩。
在紀錄片《他鄉的童年》中,芬蘭幼兒園里的玩具幾乎都是小朋友從自己家帶來的廢舊物品。
鍋碗瓢盆、塑料瓶、隱形眼鏡盒、奶粉罐子等在我們看來是一堆沒用的“破爛兒”,在小朋友那里,卻是能充分調動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神奇道具。
在低幼階段,真不用給孩子買太多的玩具,我們可以將家里各種生活用品提供給孩子玩。
我兒子那個時候最喜歡往廚房鉆,因為廚房有好多鍋碗瓢盆,叮鈴咣當的發出聲響。
索性我就給他兩個盆,一個勺,裝一些大米、豆子,讓他去舀。
從這個盆里舀到另一個盆里,或者把大米里的豆子挑出來,或者用手抓起一把米,看著米從指縫里慢慢漏出去。
大米玩膩了,就給他幾個荷蘭豆。
剝豆子吧,小孩子簡直不要太喜歡這種摳啊摳,摳出一個小豆豆的玩法,坐那安安靜靜的摳好幾十分鐘。
我家的沙發墊子、梯子、洗臉盆、枕頭,都是兒子的玩具素材。
有時候我真是驚嘆于孩子的想象力,什么東西在他們手里都能變成玩具。
這種玩法的好處是能夠充分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孩子能夠自由自在的,利用手邊的東西進行游戲創造,玩的不亦樂乎。
弊端則是:孩子能把家里翻個底朝天,家里總是亂糟糟的,給我們增加了很多勞動量。
3、家長DIY的玩具
如果家長有精力也可以利用廢舊物品自制一些小玩具,孩子也很喜歡的。
比如下圖這個存錢罐,先做一個留出一條縫的封閉紙盒子,再剪一些圓形和長方形的紙片,讓孩子拿起紙片塞進去。
塞著塞著,孩子就會發現圓形的紙片很好塞進去,而長方形的紙片,只有豎著拿,從短邊塞才能塞進去。
再比如下面這個模仿蒙氏形狀嵌板做的玩具,剪一些不同大小的圓板,讓孩子自己去嘗試放進正確的圓洞里。
又或者在一個盒子背面扎一些小孔,用棉簽當做西瓜子,讓孩子去插洞洞。
孩子的精細動作、手眼協調能力都得到了鍛煉。
在這幾個玩具都能滿足的前提下,我們再給孩子補充一些益智類玩具。
在很多父母的期待中,玩具一定得是“經過精心的設計,巧妙的構思,能夠開發孩子大腦。
誤認為讓孩子更聰明的玩具才算得上是“好玩具”。
所以我們能看到,但凡這個玩具的簡介上帶有“益智、獲獎、激發大腦潛能”等廣告詞,一定會迅速抓住家長的眼球。
這類玩具固然有益智的作用,但是如果我們太過追求“益智”的目標,就會適得其反。
當孩子玩不了的時候,我們會生氣、著急、憤怒,這么簡單的玩法孩子都不會,是不是智商不夠高?
在這樣的情緒下,益智玩具帶給孩子的就不再是快樂,而是挫敗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