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艾滋病、梅毒、乙肝的簡稱。易發生母嬰傳播,母嬰傳播是兒童感染艾滋病、梅毒、乙肝的主要途徑。
艾滋病 又叫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是由HIV病毒感染引起的持續性免疫缺陷,多個器官出現機會性感染及罕見惡性腫瘤,艾梅乙檢測可見HIV抗體陽性。
梅 毒 是由蒼白密螺旋體感染引起的慢性全身性傳染病,艾梅乙檢測為非梅毒螺旋體實驗(包含TRUST、RPR等)、梅毒螺旋體試驗(包含TPPA等)。
乙 肝 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臟病變為主的傳染性病。艾梅乙檢測為乙肝兩對半。
為什么要預防艾梅乙母嬰傳播
艾滋病 HIV感染可增加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如流產、早產、死產、低出生體重兒和新生兒HIV感染等。未接受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的孕婦,HIV母嬰傳播率約為30%;經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產科干預和避免母乳喂養可降低至2%以下。
梅 毒 梅毒螺旋體可經胎盤傳給胎兒引起流產、早產、死胎、死產、低出生體重兒和先天梅毒。妊娠早期治療可避免胎兒感染,妊娠中晚期治療可使感染兒在出生前治愈。
乙 肝 可增加流產、早產、死胎和新生兒死亡的發生率。圍產期感染的嬰兒,免疫功能尚未完全發育,有相當一部分將轉為慢性病毒攜帶狀態,以后容易發展為肝硬化或原發性肝癌。妊娠中晚期HBV DNA載量高的孕婦經抗病毒治療,可減少HBV母嬰傳播;產后聯合應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可有效阻斷母嬰傳播。
感染艾梅乙的孕媽媽孕期要怎么辦
1、早篩查 夫妻雙方在備孕時檢測艾梅乙,對艾梅乙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孕期應盡早進行艾梅乙檢測,在初次產前檢查時接受適宜、規范的檢測。根據情況,必要時在孕晚期再次檢測。
2、早干預 對于感染孕婦,應盡早告知醫務人員,并接受相關進一步檢查及治療,定期隨訪。
3、預防艾梅乙母嬰傳播:
艾滋病 對于孕期發現艾滋病感染孕產婦,孕期即予抗病毒治療。嬰兒出生后及時預防性抗病毒治療,推薦科學喂養、提倡人工喂養,并于48小時內、6周和3個月時,分別采集血標本,進行嬰兒艾滋病感染早期診斷檢測(核酸檢測),如檢測結果為陰性,則到孩子滿12、18個月時需再次進行艾滋病抗體檢測。
梅 毒 孕產婦一旦發現梅毒感染,即刻開始治療。即使是TPPA陽性、TRUST陰性的媽媽,孕期也應接受1個療程的治療。嬰兒出生后即實施預防性青霉素治療,同時進行梅毒感染相關檢測。
乙 肝 若孕產婦孕中、晚期血清HBV DNA≥2×105IU/ml,于孕28周開始抗病毒治療;對于HBV DNA>2×109IU/ml的孕產婦可于孕24周開始抗病毒治療。定期復查肝腎功能,進行HBV DNA定量檢測。嬰兒出生后12小時內盡早接種首劑乙肝疫苗,同時注射100國際單位乙肝免疫球蛋白,并按照國家免疫程序完成后續乙肝疫苗接種。在兒童完成最后劑次乙肝疫苗接種后1—2個月及時進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表面抗體檢測,以明確預防母嬰傳播干預效果。
預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嬰傳播
為孩子提供更干凈的明天
需要你我共同努力
一審:熱孜萬.玉山
二審:郭平
終審:阿依秋瓦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