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立案到拿到百萬貨款只用了3小時,既保住了合作情分,又盤活了企業資金!”涉事企業表示,法院高效專業的司法服務為雙方留足發展空間,實現“兩難”變“雙贏”。
5月15日,四川某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向仁壽縣法院贈送錦旗及感謝信,點贊法院通過“立審執”聯動機制,僅用3小時成功化解一起涉企買賣合同糾紛,實現“護權益”與“保經營”雙贏。
據悉,原告四川某科技公司因與眉山某公司等三家企業存在120萬元貨款糾紛,于2023年5月9日申請訴前財產保全。法院當日依法凍結被告賬戶,促使被告主動提出調解意向。
于是,一場“司法加速度”的暖心行動在仁壽縣法院上演。
被告企業緊急申請調解后,訴訟服務中心迅速啟動“涉企綠色通道”,僅用時3分鐘完成立案,并將案件精準分流至速裁團隊,為化解糾紛按下“快進鍵”。
承辦法官組織三方對賬,抽絲剝繭厘清法律關系,發現兩家被告企業為關聯擔保方。通過“柔性調解+利益平衡”策略,原告主動撤回對擔保企業的起訴,與主債務人達成“100萬元當場支付+20萬元分期履行”的調解方案,既保障了債權人權益,又為擔保企業卸下沉重包袱。解封
調解書簽署后,法院同步出具解保裁定并移送執行,當日解除被告賬戶凍結措施,確保企業資金鏈暢通無阻,實現“保權益”與“護經營”相得益彰。
據了解,仁壽法院通過“財產保全預警”倒逼違約方主動履約,今年已促成423件涉企糾紛訴前化解 。
針對涉企案件建立“1小時響應-4小時調解-24小時解封”快速通道,糾紛平均化解周期壓縮至6.5小時 。
運用“部分凍結”“換保解封”等方式,今年以來減少企業非必要資金凍結2300余萬元 。
下一步,仁壽法院將持續深化“司法護航營商”行動,推行涉企糾紛“紅黃藍”分級管理機制,組建商事糾紛專家調解庫,探索“示范判決+類案調解”模式,力爭提升涉企案件調解成功率,以更優司法服務護航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仁壽縣人民法院 李佳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