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鋤禾日當午”遇上“代碼田間舞”,農業的基因里正迸發出前所未有的科技力!2025年南京農業大學黨委宣傳部攜手揚子晚報紫牛新聞特別策劃“新農人 新主場”霸氣來襲!這里沒有“土味”傳說,只有硬核的農業科技;這里不靠“玄學”種田,全靠AI算力撐腰。首期體驗官走進南京農業大學白馬教學科研基地,看新一代AI農場主如何“慧”種地。
第一批體驗官已就位!他們玩嗨了啥?當“面朝黃土背朝天”遇上“科技狂飆”農業還能有多硬核?南農體驗官小隊空降白馬基地跟著農學院鄭老師解鎖“AI農場主”的智慧武器庫。
田間巡檢機器人、北斗導航“蘑菇頭”、50L超大無人機……網友:這哪是種田?這分明是科幻片!快讓我們跟隨體驗官的一起感受AI農場主是怎樣“慧”種田的。“南農體驗官,玩的就是科技!”
田間巡檢機器人可是南農專屬“AI醫生”。它具有自主導航+RGB/多光譜/深度相機+激光雷達,就像一臺田間醫生一樣,秒測作物株高、生物量、氮含量一鍵生成“體檢報告”。
“哇!又一個黑科技了!”“這是便攜式作物生長檢測儀,掃一掃,作物該施多少肥、該喂多少“飯”立馬全知道!”對準作物→輕輕一掃→AI算法秒出營養方案。“這哪是種田?分明是玩游戲!”
“無人機飛一圈,數據全到手?”沒錯!它就是智慧農業的“天眼”更是“大腦”的指揮官!再配上50L超大無人機分分鐘搞定十幾畝地!頓時“哇~~~”聲一片。
“飛一飛”“掃一掃”“看一看”所有數據匯入“智慧農業管理平臺”農民在家躺著看田!田里種的什么作物屬于什么時期通通盡在掌握。
“教授,現在的農田好美啊!”“是啊!未來的農民是用科技寫詩的田園藝術家。”南農智慧就是用算法解碼土地用創新播種未來!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王赟
編導 高嘉曼
攝像 高一鑫 張華緯 莊建劍
剪輯 莊建劍
校對 王麗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