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殺人最多的毒藥?說出來你可能不相信,不是什么天下奇毒,也不是什么無色無味的傳說,而是生命中一種隨處可見的金屬——鉛。
為何鉛能成為“殺人至尊”?它的危害性又體現在哪些方面?一、被毀滅的帝國
鉛在歷史上究竟殺了多少人?
誰也統計不清一個大概的數字,因為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多到常人難以想象。
舉個例子,曾經地球上最鼎鼎有名的兩大文明是誰?一個是咱們,一個就是歐洲的古羅馬帝國,雙方的實力儼然在伯仲之間。
這兩個強大的文明都深受鉛之害,甚至鉛金屬還間接導致了古羅馬帝國的最終隕落。
原來,和所謂的鐵、鋼不同,鉛金屬很早就被人們發現并利用了,和銅幾乎處于一個時代。
畢竟,這種金屬的燃點低,再加上它的可塑性強和耐腐蝕的特點,甚至一度導致鉛被人們視為最優秀的金屬,在古時候的地位還要高于銅。
幸運的是,我國的鉛儲量并不算多,所以鉛在古時候也沒有大規模流行起來,更多的時候是各類“煉丹師”的寶貝,鉛粉也被他們叫做“胡粉”,往往加入少許就能煉出一些奇妙的玩意。
西周時期有關于紂王“燒鉛做粉”的記載,他按照煉丹師的指導成功用鉛燒出了“鉛白”,所以你看,古時候的鉛對帝王來說都是一件稀罕物,自然就不會在普羅大眾中流行了。
但和我們的情況不同,古羅馬的鉛儲量很豐富,這也導致鉛制用品被廣泛運用在了他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最終導致了古羅馬帝國的覆滅。
你想想,當時他們用來裝水的、裝食物容器全都是鉛制的,用來工作勞務的農具也都是鉛制的,居民們成天暴露在鉛環境中,不中毒才怪!
至于古羅馬的貴族就更不用說,他們的大多數器具都是鉛制的,特別是在一次偶然的契機下,一位貴族突然發現用鉛杯裝葡萄酒會更加好喝,相比銅杯多了一份甜膩的口感,于是自從以后,貴族們享樂用的酒杯統統都是鉛制了。
在大規模的暴露在鉛環境下,這些古羅馬人的身體慢慢出現了種種中毒癥狀。
按照現代醫學的理論,鉛是一種含有劇毒的金屬,哪怕是觸碰都會對人體產生危害,而一旦長期暴露在鉛環境中,輕則出現各類心血管疾病,重則在生殖和神經系統方面遭受損傷,甚至直接死亡。
這些后果的表現雖然不同,但有一點是共同的——來的極慢。
換句話說,你一個人長期暴露在鉛環境中,往往要數年乃至十幾年的時間才會出現癥狀——對古代的平均壽命來說,有些人甚至都活不到自己鉛中毒。
這種隱蔽性,就造就了古代鉛中毒的一種頻繁——想要抓住這個“內鬼”,你至少得做個十幾年的對照實驗,古時候哪來這個條件呢?
可憐的古羅馬帝國,國王前前后后換了一屆又一屆,找原因是找了一年又一年,到最后他們都放棄了,直接將種種病因歸結到自己的血脈身上。
“古羅馬貴族的血脈是被詛咒的”,否則沒人能解釋,為何到了古羅馬帝國的后期,貴族基本都無法生育了,甚至僥幸生下的也大多都是畸形兒。
這個說法,一直到了現代才真相大白——原來是鉛在作怪。
所以你看,在鉛的影響下,一個龐大的帝國最終宣告覆滅,前前后后將近千年的時間,你說它殺的人多不多?聊完了古代,我們再來看看近代,在大約18世紀左右,鉛再次席卷重來。
二、工業革命中的殺手“鉛”
到了中世紀,人們可算是抓住了鉛這個罪惡的元兇,當時的世界上一度停了鉛金屬的開采和冶煉工作,算是太平了一段時間。
自從工業革命爆發后,日新月異的商業競爭讓鉛再次重出江湖,為啥?
歸根結底,就在于鉛的優異化學性質和廉價的成本上。
只要加入了鉛,形成的新合金往往能具備一些別樣的特征,要么是耐腐蝕,要么就是可塑性好等等,產品的競爭力自然就比別人強。
鉛的生產成本也十分低廉,用鉛來取代別的物質能有效地降低成本。
于是,在利欲熏心資本家的推波助瀾下,鉛再次在世界范圍內崛起了,并且他們還對此避而不談,生怕這個謊言又被別人戳穿。
舉個例子,曾經的汽油其實是含鉛汽油,由托馬斯·米基利這個美國人研發,他發現只要加入少量的鉛化合物,汽車的燃燒就能穩定不少,從而大大減少爆燃、爆炸的風險——曾經人類的科技不夠發達,汽車在運行上其實有不少隱患。
只不過,托馬斯雖然解決了爆炸問題,卻也給世界帶來了新的問題——鉛可從來不是什么溫良的物質,加入汽油后,隨著汽車的行駛被排放到了大氣中,鉛,不費吹灰之力就進入了千家萬戶。
曾經有過數據統計,在托馬斯含鉛汽油的影響下,地球的大氣中鉛濃度飆升了幾十倍不止!當時人類的血液中鉛含量是過去的整整625倍!
要是再放任含鉛汽油使用下去,或許再過上幾百年的時間,人類可就要和曾經的古羅馬帝國貴族一樣,徹底絕種絕后了!
你說,托馬斯這樣的人算不算歷史的罪人?特別是他為了謀取暴利,明知道自己的汽油中是加入了鉛元素的,卻對外閉口不談這點,甚至做了一系列的保密措施。
面對當時的媒體采訪,他更是直接將這種物質倒在了自己的手臂上,不惜以傷害自己身體為代價也要欺騙公眾!
但無論如何,托馬斯的謊言已經被揭穿,而人類也從這一刻真正認識到鉛元素的危害性。
一股浩大的“無鉛化”運動慢慢席卷了整個世界。
三、無鉛化的今天
當然,雖說托馬斯讓人類深刻認識到了鉛的危害,并決心要對這種金屬說不——可想要徹底從人們的生活中去掉鉛,這依然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還是用汽油來舉例子,含鉛汽油在19世紀被證明含有劇毒,可人們一時半會又找不到替代品。
不用含鉛汽油,你就只能用老汽油——可老汽油的危害“似乎”比無鉛汽油更大。
畢竟一個是幾十年后才會出現癥狀,另一個則是開著開著汽車就有可能爆炸了。
毫無疑問,各大司機第一個對此說不,他們可不愿意用自己的生命當賭注。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所以說想要推行無鉛化,這勢必是一個漫長又艱難的過程。
美國于1875年才開始著手取締含鉛汽油,而類似的含鉛電池,直到21世紀才慢慢被人類取代。
原來,我們過去常用的各類電池,上至汽車的電瓶,下至居民家用的小電池,里面統統都含有鉛這種有害物質。
這也是為何過去一直要教育大家——電池不能隨地亂丟,廢電池要專門處理,說白了就是擔心其中的鉛泄露出來污染環境。
舉個例子,一節五號電池其中的鉛一旦泄露,能污染整整600立方米的水資源,是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
在電池行業,其實人們遭遇的問題和汽油是類似的——電池中一旦少了鉛,可就發揮不出來各種奇妙的作用了!最為關鍵的是,成本會直線飆升,不少人會一下用不起電池。
直到今天,無鉛電池才慢慢被人們研發出來,并投入了實際運用中,無鉛化運動又往前邁出了大大的一步。
相信到了這里,你也能明白為何說鉛才是世界上殺人最多的毒藥了。
從歷史來看,一個古代,一個近代,加起來接近兩千年的時間,鉛都在傷害著大眾的身體,甚至導致了一個帝國的隕落——這中間涉及的人數,哪怕只是想象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而從危害性來看,鉛對人體的傷害更是極大,早亡、不孕不育乃至各類心血管疾病都與鉛有關,法國媒體更是報道了一篇刊登在《柳葉刀》上的研究,他們就將如今美國每年超過40萬的早亡人群和鉛中毒聯系起來。
聯合國也同樣表示,全球有大約100萬人因為鉛中毒而死亡,也因此,當下的我們更加要對這種金屬提起重視,你的身邊有沒有鉛制的物品?你的工作環境中又帶不帶鉛?
一旦發現,大家必須立刻做好保護措施,甚至如果算算時間比較久了,即使沒有什么癥狀也應當及時就醫,以此來保護自己。
鉛啊!它的優異化學性質的確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可它們的劇毒卻只能讓人類對其敬而遠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