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近日,安徽省桐城公安通過縝密偵查、科技賦能,成功破獲一起拒不執行法院判決、裁定案。依據關鍵證據鏈閉環,犯罪嫌疑人曹某在“零口供”的情況下被依法批準逮捕,此案的成功告破展現了公檢法機關打擊拒執犯罪的決心和能力。
2021年7月,因一起經濟糾紛,安慶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曹某需向原告支付欠款及利息共計202萬元。然而,曹某為逃避債務,在法院審理期間和判決生效后陸續轉移名下財產,并更換手機號碼、頻繁變更住所,拒絕與法院及申請人溝通。法院多次傳喚未果后,依法將曹某涉嫌拒不執行法院判決、裁定案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為打擊嫌疑人的囂張氣焰,公安機關迅速啟動刑事案件偵查程序。辦案民警對被執行人名下的銀行賬戶、第三方支付平臺等資金往來情況進行深度挖掘,發現嫌疑人通過虛構交易、虛假轉賬的方式將資金“化整為零”多頻次轉移至多位關聯人賬戶,形成錯綜復雜的資金流向網絡。
為進一步固定證據,民警展開了為期數月的走訪調查,多次輾轉合肥、宿松等地,深入嫌疑人居住地、工作場所,與周邊群眾、同事進行細致交流,收集到大量關于被執行人實際經濟狀況的一手資料和其購買高檔產品的記錄。這些證據不僅證實了被執行人具備履行判決的經濟能力,更揭示了其故意隱匿財產、逃避執行的主觀惡意。
近日,辦案民警根據線索,發現曹某正藏匿于宿松老家。在當地公安機關的配合下,民警將其一舉抓獲。在審訊過程中,面對民警的詢問,曹某始終保持沉默,拒絕承認任何拒執行為,妄圖利用“零口供”逃避法律制裁。然而,民警憑借扎實的證據收集工作,通過“資金流+信息流+人員流”三軌并進,構建起完整、嚴密的證據鏈條。從銀行轉賬記錄、消費憑證,到證人證言,每一項證據都互相印證、環環相扣,形成了無法辯駁的事實鐵證。
民警在固定證據的同時,多次與檢察機關進行溝通,檢察機關對如何形成證據閉環提出有力的指導意見。5月9日,犯罪嫌疑人曹某被依法批準逮捕。經公安機關多次溝通,近期曹某通過律師表示擬先期償還欠款101萬元。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這起“零口供”拒執案件的成功偵破,是公檢法機關協同作戰、維護司法權威的生動實踐。此次案件的辦理,不僅有效維護了申請執行人的合法權益,更對潛在的拒執人員形成了強大震懾,對推進社會誠信建設,營造良好法治環境具有重要意義。(朱晨 戴慧玲 項五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