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美國駐華大使深夜抵京,外界再次將目光聚焦中美,兩國關系究竟該怎么處,這位大使沒有妄下定論,就等著中國一錘定音?
新任美國駐華大使戴維·珀杜還有一個中文名龐德偉,他已經抵達北京,向中方遞交國書之后,將正式開啟自己在北京的職業生涯,在中美關系敏感的時刻,他的到來給中美關系增添了新的變量。
到京第一件事:宣傳美國!
龐德偉一到北京,就在自己的社交賬號上宣布了相關消息,雖然他只說了短短的2句話,但就是這兩句話,也讓讓中國不再對他抱有幻想。
珀杜在簡短亮相后,面對中外記者,依然離不開老調重彈——“讓美國更安全,更強大,更繁榮”。全程強調“美國優先”,字眼里只見美國,看不到中國。
中方反應更加耐人尋味。第一次面對媒體提問的時候,外交部新聞發言人例行祝賀,說的卻是三句話模板,“中美應堅守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三大原則”。
后一天,國內媒體聯動,延續相關表述。更高明、更克制但絕無熱情。北京方面的這份冷靜背后,藏著硬核信號。中美關系此刻只需表達底線,無須虛偽熱情。
戴維·珀杜,幾周前,美國參議院以67票贊成通過了他的任命,這一數字遠超半數,顯示出他在美國國內政治圈內的強大支持力。
而這種支持,并非源于他溫和的外交理念,而恰恰是因為他鷹派的立場、對華的強硬態度與特朗普政府形成了高度共振。
他不是來搞友好的,至少從他的言辭來看,合作、共贏、互信——這些詞匯,在他辭典中出現的頻率,遠低于“安全”“強大”和“美國優先”。
在登陸北京的第一時間,他沒有選擇拜會中國外交部官員;沒有在公開場合發表任何客套講話;他選擇的第一個平臺,是個人社交媒體。
看來,美國把龐德偉送來,不是為了改善關系,而是要在既定政策下,繼續加大施壓。而龐德偉本人其實也早有前科。
他在擔任參議員期間,就曾推動過多個對華技術封鎖法案,也積極支持對臺灣進行軍事合作,還曾在聽證會上表示“中國是全球秩序的最大威脅”。
和上一任美國駐華大使相比,龐德偉上任更像是來執行特朗普的政策。龐德偉在多個場合強調,他代表的是美國人民和特朗普總統,要“推進美國利益”。
究竟是“中國通”還是“特朗普傳聲筒”?
這位龐德偉,今年七十有五,可不是外交圈里的老面孔。他在商場摸爬滾打幾十年,銳步、達樂這些大牌都干過高管,亞洲市場更是門兒清,據說還懂幾句廣東話。
早年間,他還琢磨著怎么把美國貨賣到中國的三四線城市。按說,這么個“中國通”,該懂些迎來送往的門道,知道怎么跟中國人打交道才對。
可怪就怪在,這位老兄近些年調門一百八十度大轉彎,成了華盛頓對華強硬派的代表。究其原因,還是他背后的老板——特朗普。特朗普相中他,圖的就是個“忠誠”二字。
龐德偉是特朗普“選舉舞弊論”的鐵桿粉絲,國會山鬧那么大動靜,他照樣力挺。這份“忠心”,讓特朗普覺得把駐華大使這關鍵棋子交給他,心里踏實。在華盛頓那地界兒,有時候“聽話”比“能干”管用多了。
所以 ,龐德偉這趟北京之行,與其說是來促進友好,不如說是帶著特定任務來的。他更像是個意志堅決的執行者,而不是來廣交朋友、化解矛盾的。這一點,從他踏上中國土地的第一刻起,就表現得淋漓盡致,不加掩飾。
龐德偉前腳剛到,美國那邊后腳就遞上個“下馬威”。就在5月15號同一天,美國國務院拿“涉及伊朗導彈項目”說事兒,對中國和伊朗的一些企業個人揮起了制裁大棒。這套路不新鮮,還是熟悉的配方,這時間點卡得,明擺著是給新大使的亮相“助興”。
這下子,大家心里更有數了:指望這位新大使來給中美關系降溫,恐怕是黃粱一夢。他自個兒也說了,當今世界正在經歷一場“新戰爭”,還點名道姓說中國在這場“戰爭”里越來越“積極”。這話聽著就扎耳朵,火藥味十足,跟他那位前任伯恩斯比,龐德偉明顯更“沖”。
伯恩斯好歹是職業外交官出身,就算兩國關系再僵,面子上的客套話還是會講究一下,不至于把話說絕。
可龐德偉,經濟賬可能算得精,但外交經驗幾乎為零。這感覺,就像是派了個公司的財務總監去當外交部長,專業不對口,路子也必然迥異。
他那句“讓美國更安全、更強大、更繁榮”的開場白,細品之下,信息量可不小。首先他的發言就能看出安全置頂,這可比以往單純強調經濟繁榮更進了一步,暗合了美國把中國視為“系統性威脅”的調門。
其次是零和博弈,只談美國利益,連句“合作共贏”的場面話都省了,擺明了就是要從中國身上撈好處。還有就是別抱幻想,他就是來施壓的,指望他幫忙改善關系?那是想多了。
中國有底氣硬氣回應
對于龐德偉的到任,中國外交部的回應也頗值得玩味,僅僅表示“愿為其履職提供便利和協助”,連句場面上的“歡迎”都沒說。這態度挺明確:你的來意,我們清楚。我們的紅線,你也得明白。
那就是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想挑事兒?奉陪到底,但我們不會跟著你的節奏亂了陣腳。
說到底,中美關系走到今天這步田地,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也不是一個大使就能輕易扭轉乾坤的。龐德偉的到來,更像是當前緊張關系的一個縮影和延續。他扮演的,更多是執行者的角色,而非決策者。真正左右兩國航向的,還是各自根深蒂固的國家戰略和不可退讓的核心利益。
對我們普通人而言,不妨靜觀其變,聽其言,更要觀其行。美國想遏制中國發展的圖謀,也不是一天兩天了。貿易戰、科技戰、金融戰,各種牌都打過了,結果呢?中國非但沒被打垮,反而在重壓之下,把不少短板給補上了,產業鏈韌性更強,工業體系也更完整了。
所以,不論這位龐大使接下來準備打什么牌,是真心想當個“傳聲筒”,還是存心要做個“攪局者”,中國都有自己的戰略定力和發展節奏。
想單靠打壓別人來實現自身的“安全、強大和繁榮”,歷史早已給出答案:此路不通。這盤棋,還得慢慢下,我們有的是耐心和智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